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村[17]

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村[17]

  根据《湖北省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办〔2022〕1号)、《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州审核和核查、省级复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等57个乡镇和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等369个村为2023年湖北省生态乡镇、生态村
  清代属永福乡。1946年县废区制,属路塘乡。1949年5月恢复区建制,属濯港区。1958年12月人民公社化时,属卫星人民公社栗林咀大队。1961年2月撤社改区,属濯港区。1975年10月撤区并社,属王枫人民公社。1978年调整行政区划时,属濯港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栗林咀村民委员会,属濯港区。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濯港镇,沿用至今。栗林村位于濯港镇西部,与大河镇黄桥村……。
  柯思湖村位于黄宿交界处,三面环水,一面陆地,全村总人口3630人,其中纯渔民有2100余人,他们田无半升,地无半角,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耕地面积2600亩,水产养殖面积32000亩。自2005年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及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狠抓发展机遇期,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00万元,为柯思湖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1、修建6公里水泥硬化公路,与独黄公路连接;2、水上渡口码……。
  1956年为城关区西城乡飞奔十五社,1958年为五四人民公社南湖二中队,1961年为城关区南湖公社二大队,1975年为城关公社五里墩大队,1981年为关厢公社五里墩大队,1984年为关厢区五里墩村,1987年为南湖街道五里墩村,2004年为南湖街道五里墩社区至今。五里墩社区……。
  清代属长乐乡。1946年县废区制,属新开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小池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万能人民公社三八大队。1961年撤社改区,属分路区。1975年撤区并社时,属分路人民公社三八大队。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余桥大队,属分路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余桥村民委员会,属分路区。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分路乡。1998年属分路镇,沿用至今。余桥村……。
  占圩村基本情况简介占圩村委刘佐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人口1710人,共49名党员,有4名村干部。最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以及村委班子的有力领导下,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硬化了村级公路,安上了自来水,修建了广场,由于表现突出,占圩村连续多年被乡党委、政府授予“综合奖第一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在基本队伍上,通过“两推一选”,配强了村级“两委”班子,加强了班……。
  清代属凤源乡。1946年县废区制,属多林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大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红旗人民公社东风大队。1961撤社改区,属城关区。1975年撤区并社,属苦竹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郑友大队。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郑友村民委员会,属苦竹区。1986年从郑友村分出一部分,成立塔木桥村,属苦竹区。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苦竹乡,沿用至今。塔木桥村……。
  这里是高山下的大片坡地,相传古时这里的韩继尧曾出任朝廷总兵而闻名当地,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大同下乡河东里长林保社;民国时属张家塝联保;1951年属张塝乡;1956年为张塝乡胜利主社;1959年为张塝公社张塝管理区胜利大队;1961年为张塝区张塝公社胜利一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胜利大队,属张塝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胜利大队拆分为三个村,这里更名为韩塝村,属张塝区张塝乡;1987年9……。
  该地明清时曾属青山下乡达城里,民国时期曾属株林河达城保许家山闾,1951年属许家山乡,1956年属许山乡学苏二社,1959年属株林公社建国六大队,1961年为株林区达城公社建国六大队,1975年撤区建社,更名许家山大队,属株林公社;1984年撤区建乡,更名为许家山村,属株林区达城乡;1987年撤区建乡时归达城乡所辖,2001年2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株林镇至今。许家山村……。
  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下乡东甘里;民国时曾属大公寺联保;1951年属蔡受乡;1956年为蔡受乡光明三社;1959年为刘河公社蔡受三大队;1961年为刘河区蔡受公社三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方铺大队,属大公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更名为方铺村,属刘河区蔡受乡;1987年9月撤区并乡,属大公乡;2001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刘河镇至今。方铺村……。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姓人在此建一凉亭,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下乡合成里;民国时曾属刘公河联保;1951年属胡凉亭乡;1956年为刘河乡红旗三社;1959年为刘河公社凉亭三大队;1961年为刘河区凉亭公社三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凉亭大队,属刘河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更名为胡凉亭村,属刘河区胡凉亭乡;1987年9月撤区并乡,属刘河镇至今。胡凉亭村……。
  清朝时期三张塆张氏开一商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远近闻名,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下安平里;民国时曾属刘河联保;1951年属石马山乡;1956年为刘河乡红旗四社;1959年为刘河公社石马四大队;1961年为刘河区石马公社四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张铺大队,属刘河公社;1984年年2月设区建乡,更名为张铺村,属刘河区石马乡;1987年9月撤区并乡,属刘河镇至今。张铺村……。
  因该居民点希望同心干社会主义之意,故而得名。“同心”寓意百姓同心同德。明、清时期隶属于安乐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二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兴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属于安乐乡。1952年隶属于第九区。1958年9月成立同心大队,隶属于红星公社。同年12月隶属于梅川公社。1961年隶属于梅川区。1975年隶属于横岗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
  该地明清时曾属永福下乡茱萸里,民国时曾属寒管岚联保。1951年属圆峰乡;1956年属圆峰乡红光四社;1959年属彭思公社红光四大队;1961年属彭思区圆峰公社四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芦岗大队,属赤西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更名为楼岗村,属管窑镇圆峰乡;1987年9月撤区并乡,属管窑镇至今。楼岗村……。
  王家集,从前有一位姓王人的在此经商,后发展成集市故名。村名就以王家集居民点的名称命名。明初属麻城县孝感乡。明成化八年后属麻城县仙居乡鹅笼镇归亭村。清代属王家集区。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六行政区王家集乡。1949年属麻城县第二区王家集乡。1956年为中馆驿区王集乡五爱一社。1958年为中一人民公社王集分社一中队。1961年为中一公社王集分社一大队。1975年为中一公社王家集大队。1981年为中馆驿公社王……。
  该塆居民姓曹,故名。明初属麻城县孝感乡。明成化八年后属麻城县仙居乡鹅笼镇归仁村。清代属七棵松区。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六行政区七棵松乡。1949年属麻城县第二区王茂畈乡。1956年为中馆驿区彭畈乡前进联盟社。1958年为中一人民公社彭畈分社五中队。1961年为中一公社彭畈分社五大队。1975年为中一公社王茂畈大队。1981年为中馆驿公社曹家坳大队。1984年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区乡建制,为中馆驿区曹家坳……。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