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办〔2022〕1号)、《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州审核和核查、省级复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等57个乡镇和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等369个村为2023年湖北省生态乡镇、生态村 |
清朝中期,相传由一雷姓财主在此地用茅草盖起一座庵堂,称草庵,也称茅庵。因“安”与“庵”谐音,也称草安。清朝中期属江陵县(荆州)北乡捕衙汛。民国时期属江陵县二区酒店乡联保。1950后属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名为雨七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将台区雨台公社。1965年更名为草安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九店公社雨台管理区。1983年设区建乡属纪南区雨台乡,更名为草安村。1……。 |
以前,此村地势高、水源条件差,十年九旱,靠天吃饭。1971年,漳河二干渠兴修后,农田年年增产,故名丰收村。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公社称雨五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将台区九店公社。1964年更名为陈郝大队。1965年更名为丰收大队。1971年与雨四大队两个组(现丰收七组与九组)和杨桥大队(现丰收十、十一、十二、十三组)合并为丰收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 |
清代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属江陵县二区酒店乡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称跃进大队。1961年实行区(镇)、社行政设置,属将台区雨台公社,将原跃进大队分为江店大队、胜利大队。1965年江店大队、胜利大队合并为江店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九店公社雨台管理区。1983年建立区、乡行政机构,属纪南镇雨台乡,更名为江店村。1987年撤区并乡,属纪南乡……。 |
“天保”指每年耕田的粮食,农产品要靠老天帮忙,才有可能获得好收成。解放前,属天保垸。1950年后属天保大队。1963年天保、新建大队合并属红旗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藕池镇天保村,设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并乡,属黄山头镇管辖天保村至今。天保村……。 |
此村由协力村和东岳观村合并形成,原1959年5月此地为北闸人民公社埠河管理区同心大队,源老地名故名同心村。2018年合村并组,协力村村民委员会与东岳观村村民委员会合并为同心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协力村……。 |
民国初期詹姓村民在古油江河上修建供人们通行木桥,故名。民国初为淳板乡第五保。1949年属公安县詹马乡。1952年划归荆江县,属荆江县第一区詹马乡。1955年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后为公安县窑埠乡的复兴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改属城西乡。1959年为长江人民公社油江管理区詹桥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为杨厂区油江公社管辖。1975年划归黄金公社管辖。1978年12月撤销黄金公社,归属杨厂公社。1984……。 |
因为新沟村、新华村、沙港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新的行政村,故名三新村。2018年合村并组,撤销沙港村村民委员会,新沟村村民委员会、新华村村民委员会,沙港村村民委员会,三村合并为三新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新华村……。 |
松东河在此转弯形成一咀,曹家在咀上开设杂货铺,故此得名曹家咀,后改为曹咀。1950年为大同乡,属东港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玉湖人民公社,设立有曹咀大队,团结大队。1961年1月恢复区镇建制属玉湖区大同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大同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驻地更名为曹咀公社,原团结大队更名为桥车垱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玉湖区曹咀乡,原名曹咀大队和桥车垱大队分别变更为曹咀村……。 |
此地有一湖,相传三国时期,张飞在此披甲训马,故名披甲湖。村建在此,沿用其名。1957年,属调关区幸福乡东风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隶属桃花人民公社观音庵管理区,原东风农业合作社改为东风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隶属调关区幸福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隶属调关公社幸福管理区;1984年设区建乡,隶属调关镇,原东风大队更名为披甲湖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调关镇;2017年1月,至今……。 |
该地系杨林湖与民建河交汇处,有一天然港口。为水上运输方便,后将此港整修一新,而得名。1951年,属焦二区余家乡;1956年,名万吨社属焦二区余家乡;1958年,更名为新港大队,属东升公社东升管理区;1961年,撤社设区,属东升区东升公社;1974年,撤区并设,属东升公社;1981年,更名新港口大队,属东升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设乡,更名新港口村,属东升区东升乡;1987年,撤区并乡、属焦山河乡……。 |
据传清末民初时期,当地农民为引河水冲积淤田,在附近蛟子河河堤上挖了个口子引水,故名挖口子。挖口子村所处地段原是荆江大堤外蛟子河边的一片淤洲。1949年初期,属石首县第四区;1952年,人民大垸围挽成功后属石首县人民大垸区新沙乡,名挖口子村;1958年,属人民大垸公社新沙管理区,原为民新和新强两个大队(新强大队辖现挖口子村9至14组区域,民新大队辖现挖口子村1至8组区域);1975年,两个大队合为1……。 |
相传八仙之一张果老云游至此,见此山风景秀丽,云牵雾绕,对面中湖湖水碧波荡漾,便驻足此地,垂钓炼丹,后人据此传说而将此山取名为果老山。1950年后属小石管理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桃花人民公社,设立鲜花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调关区桃花公社,名鲜花大队;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桃花山公社,名鲜花大队,1981年命名果老山大队;1984年撤区建乡,属桃花山区九佛岗镇,名果老山村;198……。 |
以原万红村与万丰村的尾字和组织形式综合命名。清乾隆元年(1736)属沔阳州咸宁乡。清光绪年间(1875-1908)属沔阳州南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沔阳县四区汊河乡。1949年属沔阳县峰口乡、汊沟乡,1951年属洪湖县四区汪堡乡万丰村、五区黄丝南乡汪饶村,1958年属峰口公社黄丝南管理区四、五大队,1961年属峰口区黄丝南公社四、五大队,1975年属汊河公社万红、万丰大队,1984年属汊河区……。 |
明永乐元年(1403)建村,属沔阳州永泰乡。因村址位于丰乐垸,故名。明永乐元年(1403)属沔阳州永泰乡。清光绪年间(1875-1908)属沔阳州南乡。1929年属沔阳县珂里乡,1949年属嘉鱼县珂里乡。1951年6月属洪湖县二区珂里乡;1958年属龙口公社老湾管理区团结大队,高兴大队,1961年5月属龙口区老湾公社;1975年3月属龙口公社;1976年团结大队与高兴大队合并,更名丰垸大队,198……。 |
因位于香山山麓而得名。明洪武元年(1368)属沔阳府玉沙县;明洪武九年(1376)属沔阳州永泰乡;清光绪元年(1875)属沔阳州南乡;1932年属沔阳县六区黄蓬乡;1949年属沔阳县黄茅乡;1950年属新堤市黄蓬区;1951年属洪湖县一区乌林乡蓬林村、桥口村;1958年属黄蓬公社桥口大队、蓬林大队;1961年属郊区乌林公社桥口大队、蓬林大队;1975年属石码头公社桥口大队、香山大队;1984年属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