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村[14]

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村[14]

  根据《湖北省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办〔2022〕1号)、《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州审核和核查、省级复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等57个乡镇和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等369个村为2023年湖北省生态乡镇、生态村
  国庆村:由原四里、黄湖等村合并而来。……。
  明代属孝感县白云乡。清光绪九年(1883)属孝感小河分县白云乡保和会。民国时期(1946)属孝感县大公乡。1949年建国后属孝感县小河区尖山联村(乡)。1953年属孝感县第七区(小河)七里乡。1956年合作化时期称光明五社,属孝感县小河区七里乡。1958年称光明五大队,属孝感县小河公社尖山管理区。1961年称竹林大队,属孝感县小河区尖山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与万冲大队合并为友谊大队(1978年……。
  青山即青山顶,山名。有孟宗墓、青山道观。民国时属孝感县和平乡,1949年属孝感县顺山区:1951年属孝感县青山区;1954年属涂巷区;1958年属孝感县阳岗公社,为青山大队;1961年属孝感县周巷区,为青山大队;1975年属孝感县周巷公社;1984年属孝感市(县级)周巷区周巷镇,为青山村;1987年属孝感市(县级)周巷镇;1993年孝昌建县,属孝昌县周巷镇,为青山村。青山村……。
  “长春”即春天永驻之义,取自我国著名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之下联。以美好愿景而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清时代属孝感县白云乡,民国时期属孝感县信义乡。1949年属顺山区;1951年属涂巷区大兴乡;1958年属涂巷公社丰山管理区,为长春大队;1962年属涂巷区丰山公社,为长春大队;1975年属孝感县丰山公社,为长春大队;1976年与丰新合并为丰新大队;1978年与丰新大队分开仍为长春大队;……。
  月亮从与王义贞镇相邻的山峰落下,原叫月落岭,后更名为月岭,并在此地设立了村民委员会。月岭村有个月落岭,是大洪山东南余脉延伸到安陆众多山岭中的一座。它南邻王义贞的同心店,北连孛畈镇的三里店。虽算不上雄伟,却很有名气。明清时期打虎英雄罗能就曾生活在月落岭下。月落岭本是一座无名的山岭,昔时没有铁路、公路,南来北往的客商发现这儿交通便捷,便都从这儿经过。赶骡马的人、挑担的人、推车的人经常从这儿经过,硬是把……。
  1980年由洑水大队分调3个小组,成立居委会;2000年由洑水村1至5组、车站村8组,合并为洑水镇街道居民委员会;2013年更名为洑水镇涢港社区居民委员会。涢港社区……。
  1949年10月刘铺村属洑水区。1952年属第六区莲花乡辖。1954年8月属洑水区莲花乡辖,1956年3月属第六区莲花乡辖。1956年4月属第七指导小组洑水乡辖。1958年9月刘铺村更名为刘铺大队属东风人民公社接官乡辖。1958年12月属洑水人民公社莲花管理区辖。1961年4月洑水区莲花乡辖。1975年2月属接官(莲花)人民公社莲花管理区辖。1979年2月撤销接官(莲花)人民公社莲花管理区辖。19……。
  双桥的来历有二。其一,此地有一双桥居名点,形成比较早,可追溯到汉代,著名的大鹤山和小鹤山,一个正北、一个正南。中间一条小河隔断两山,因此该居民点先民在此小河建起一座九孔十八块铁石的石桥。历经千年,石桥依然坚固如初,因石桥地处两山之间,故称双鹤桥,简称双桥。其二,该地小河环绕,行人出行极不方便,清朝末年,当地有钱人出资修建了两座青石板桥,故名双桥。1949年10月双桥村、涂畈村、梅畈村属赵棚区大鹤乡……。
  1949年10月天然村属安陆县木梓区辖。1952年10月属第三区天然乡辖。1954年8月属木梓区天然乡辖。1956年4月属第四指导小组天然乡辖。1958年9月天然村改名为天然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天然管理区辖。同年底属棠棣人民公社天然乡辖。1964年9月属棠棣区天然人民公社辖。1975年属木梓人民公社天然管理区辖。1984年1月天然大队改名为天然村,属棠棣区木梓乡管辖。1987年10月属王店乡管辖。……。
  1992年双山村与杨桥村合并,两村名名头各取一字命名为双杨村。1949年前原双山村属马山乡公所第二保,杨桥村属马山乡公所第七保。1951年属马杨乡。1952-1957年属马山区第五大队。1958年属马山公社。1984年属马山区马山乡。1987年属马山镇。1992年原双山村与杨桥村合并,更名双杨村,属马山镇至今。双杨村……。
  三国名将关羽领师当阳救主,途经此地,赤兔马刨出的山岩泉,故名马跑泉。清道关二十六(1846)年碑记:“刘先主困当阳时,关公引师救之,取道此,人马俱困,忠义感泉涌出”,并记有“疗疾”之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玉河大队。1961年属将台区杨场公社。1964年与八宝大队合并为新河大队。1975年属八宝公社。1981年4月,以境内马跑泉遗址更名为马跑泉大队。1987年属八岭山乡,更名马跑泉村。200……。
  现流经村内的化港河,把现沙口与对河的荆农村隔开,为方便两岸人的交流走动,有一个栏河垱,但为水道畅通要留一个便于商船从郝穴至沙市码头的通道口。由于口子宽,且当地土质偏沙,涨水时,河口越来越大。两岸群众极不方便要经常把河垱加固,又因土质偏沙,难度较大,人们厌恶的叫此地为沙口。清朝初期形成集镇东寺庙。建国初期,集镇变成农村居民点。1954年成立沙口、花园、海湾、普化四个初级农业社。1956年10月合并为……。
  因村内一条连通郝穴等下游大河上的一个拦水垱,早年由村内姓陈和龙的两大家族合力筑成,以便天旱时拦水和村民进集镇方便,称为陈龙垱,故此得名。1950年属江陵县第三区。1955年成立陈龙农业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岑河人民公社,设立幸福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岑河区周黄公社。1965年更名为陈龙大队。1984年陈龙大队更名为陈龙村,属岑河区周黄乡。1987……。
  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寓意命名。古以水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阴,村位于长湖南岸。民国时期属江陵县忠孝乡第十保,1950年后,属草市区新民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岑河人民公社,设立花园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岑河区锣场公社;1965年花园大队更名为新阳大队,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观音垱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观音垱区锣场乡,原名称新阳大队变更为新阳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
  此地名据以下传说而命名。此地清初有一小集,集上有一个姓匡(本地方言读音QIANG)的铁匠师傅,徒弟姓耿,主要打造猎枪,人们便以其师徒姓氏叫此集为“匡耿铺”。年深月久,人们谐其音喊成枪杆铺,后来大队、村场均以“枪杆”命名。民国属江陵县忠孝乡第二保。1950年后属草市区民权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岑河人民公社,设立红试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岑河区观音垱公社,红试大队更名为漳湖大队。1……。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