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办〔2022〕1号)、《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州审核和核查、省级复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等57个乡镇和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等369个村为2023年湖北省生态乡镇、生态村 |
潘陈村地处府河西北岸,是胡金店镇的“北大门”。北与安陆市牌楼周村为界,西与竹排村为邻,南与新生村接壤,东南与两合村毗连,东北临府河与义堂红光村相望。潘陈村(依境内潘、陈两姓而得名)现辖4个自然湾6个村民小组。即:门前湾(潘姓,系花园湾出进必经之地,故名)为1组,花园湾(潘姓,以前有处花园,故名)为2、3组,下潘(潘姓,位于花园湾之南,故名)为4、5组,六陈(陈姓,排行第六)为6组。境内以潘、陈两姓……。 |
三八村地处伍洛镇东南边缘。东临东小河,与孝南区大屋村隔河相望,南与窑头村毗邻,西距316国道约1公里,北与坦湖、新胜接壤。三八村原名群力大队。1958年,伍洛乡第一个女全盘队长,群力大队熊台生产队长李木香,她在生产队抓集体养猪,抓棉花、水稻试验田,实现了增产增收,使群力大队成为全东风人民公社和云梦县的典型,县领导肯定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成就,建议将群力生产大队改称为“三八大队”,村名由此沿袭至今……。 |
跃进村位于伍洛镇东部,距伍洛寺1.5公里。东临东小河,与孝南区陡岗镇团结村隔河相望,南与十月村相邻,西与黎明、青春两村相接,北与先锋村接壤。村委会设在下贺湾。1958年9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时,由联合高级合作社的万砦、阚家庙湾与双合社的施家湾、上贺湾、下贺湾、横徐湾联合,成立联合生产大队,后改称联合大队。1970年,先锋、十月、联合三个大队合并,并以“-”之美好愿望命名为跃进大队。村名自此沿袭至今。……。 |
坦湖村地处伍洛镇东部边缘,距伍洛集镇7公里,东低东小河,与孝南区陡岗镇方桥村、卧龙乡七里村隔河相望;南与三八村相连,西与新胜村接嚷,北与十月村相接。全村位于低平湖积平原区,地势低而平坦,此区域的湖称坦湖,也叫洋溢湖,行政村名因坦湖名而得。村委会设在上坦湖湾。全村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湾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23亩。2009年,共有192户754人,其中党员17名。上坦湖:万姓,位地下坦湖……。 |
高李村地处陈河镇以西,汉宜路以南,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2人,现有党员41人。高李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家家传统种植荸荠。高李村近年来,加强人和集镇房屋建设,对街道进行亮化、绿化。盘活闲置资产,引进白鼠养殖厂、服装加工厂。2010年,村委投资23万元,硬化村级公路、通组道路,2010年投资8元,完成陈岭机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电话、有线、宽带等已连接到村,居民参加合作医……。 |
茶棚村地处富水河西岸,应城二桥南一公里,长荆铁路横穿茶棚村,版图面积4.03平方公里,现有15个村民小组,366户,总人口1521人,耕地面积265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现有党员32人,设立党支部,现有两委干部5人。经济状况:为了发展本地经济,2006年以来,茶棚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在农业方面,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种名优,精养殖。为了加快本地经济发展,2006年引……。 |
潘马村位于田店集镇以北,属应城、京山和安陆三县交界处,南邻店坡村,北靠安陆,西抵京山县,东接黄棚村,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985亩,居民263户,总人口970人。【基础设施】潘马村注重争取国家农业扶持政策,作为一个边远的乡村,每年都已15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全村投入36万元,修通了2.8.公里通村水泥公路;2008年,全村投入了16万元,硬化松流段潘马支渠;……。 |
聂程村紧靠杨河集镇,国土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626亩,林地面积350亩。聂程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56户1121,外出务工219人,空巢老人30人,留守儿童72人,建卡贫困户37户6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1户59人,五保户6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9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 |
义和镇李集村是一个传统的商贸古镇,商贸历史悠久。李集村位于义和镇李集区中部,雷新线南北向沿村桩中部穿过,全村下辖八个自然湾,总人口1234人,总户数285户,总耕地面积750亩,村民小组8个,设立党支部,村内党员36名,现有两委干部4名。经济状况:李集村村民收入大都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有部分家庭经商,特别是外出打工人数众多,“打工经济”已成为推动村内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社会事业:20……。 |
清属周陂乡,清末和民国属垌塚区。1949年解放初属垌冢镇,1954年属第七区垌塚乡竹溪咀,1956年更名为祝新合作社,1958年为垌冢公社新河中队,1961年从新河中队分出成立垌冢区垌冢公社建新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祝溪大队,1984年为垌塚镇祝溪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祝溪村与青年村和涂北村合并为老观湖村。祝溪村……。 |
清属鸡鸣乡,清末属分水区,1949年建国后先后为汉川县第十二区、第八区所辖。1954年隶属新剅乡,农业合作化后为合利社。1955年为合利、火炬两个合作社,1958年分别改大队。1959年合利与火炬分开改为四屋大队隶属脉旺公社分水管理区。1961年四屋与新街合并改为新剅大队隶属脉旺区分水公社所辖。1966年为新剅大队,1967年为分水公社红六大队(简称红六),1975年恢复四屋大队,1981年地名普……。 |
清属大赤乡,清末和民国属麻河区,解放后属城北区麻河乡。1955年为第九区麻河乡光华社、顺河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刘隔公社光华大队、顺河大队,1966年两大队合并为新河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三元大队,1984年为麻河镇三元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元村……。 |
因下辖有三个自然村,故名。清属鸡鸣乡,清末属分水区,解放前及解放初属汉川县澄波乡,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属第十区二彭湖乡,1956年为彭湖乡胜丰第四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起先后属东风人民公社、脉旺区桃花公社、刘口公社、沉湖区彭湖公社、分水公社,1961年为花公社的桃九、桃十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东升大队,1975年属脉旺镇公社东升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依其所辖三个台更名为三台大队……。 |
清属沔阳州,民国为第三区,解放初为江亭区白鱼柏枝村。1951年划入汉川,属第四区。1954年属第四区白鱼乡,1955年为联益、联群、联立三个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合并为杨林公社三合大队;1964年为杨林区白鱼公社柏枝大队,1975年为杨林公社柏枝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依其驻地柏枝沟更名为柏枝沟大队,1984年为杨林区白鱼乡柏枝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杨林沟镇至今。柏枝村……。 |
晏南村:由原晏河、晏砦、南桥等3村合并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