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9]

2021年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9]

   根据《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村镇自主申报、县市级核准推荐、州级审核等环节,形成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入选名单。
  此地曾居住过老乌族(彝族支系),以族称得名老乌寨。1968年由普角、翁当、老刘乡划出部分自然村,在老乌寨建立前卫乡;1970年3月建立前卫大队;1973更名老乌寨大队;1983年改老乌寨乡;1987年改老乌寨村公所;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时更名为老乌寨村民委员会至今。老乌寨村……。
  此地曾系广东人居住,得名广东寨。1957年调整行政村区划时成立广东乡;1969年改称卫东大队,同年由铜厂公社划归勐拉公社辖;1973年更名广东大队;1983年改称广东乡;1987年改称广东村公所;2000年改名广东村民委员会至今。广东村……。
  田头原名虎那,系傣语意是“虎”为头;“那”,田。因村子建于勐拉河坝上侧大田旁,故名田头。1976年调整新勐大队行政区划时,划出部分自然村在田头成立田头大队;1983年改称田头乡;1987年12月改称田头村公所;2000年改称田头村民委员会至今。田头村……。
  1951年建政时,在新勐成立新勐乡;1970年3月改为拥政大队,1971年驻地迁至旧勐,1973年更名为新勐大队;1983改称新勐乡,1987年12月改称新勐村公所,2000年改为新勐村民委员会至今。新勐村……。
  传说,有一位神仙为了观望元江城,发动部下从元阳乌弯一夜用帽子抬土堆山,但是鸡叫停抬,没有实现愿望,寨名就由此而来。1975年普所龙大队撤销,成立土台大队;1984年改设土台乡;1988年2月改设土台村公所;2000年4月改设土台村民委员会至今。土台村……。
  小河系大黑公河中游河段的别名。1956年设乡,1969年改设大队,1984年改设傣族乡,1988年2月改设村公所,2000年改设村民委员会至今。小河村……。
  大黑公系傣语“汇凸”谐音的演化名。汇:困汇,即沟、谷;凸:堆积,汇凸即沟、河边的山丘。1954年设下亏容乡,1969年改设大立公队,1972年更名大黑公大队,1984年改设大黑公傣族乡,1988年2月改设大黑公村公所,2000年改设村民委员会至今。大黑公村……。
  架车,最早定居的哈尼人名,因村民委员会驻架车。解放初属乐育区,1956年设架七乡,1970年设架七大队,1982年年更名架车大队,1984年改设架车乡,1988年元月改设架车村公所,2000年11月改设架车村民委员会。架车村……。
  扎垤,首先定居的哈尼人名。解放初属乐育区,1956年设扎垤乡,1970年改设扎垤大队,1984年改设扎垤乡,1988年元月改设扎垤村公所,2000年改设扎垤村民委员会至今。扎垤村……。
  牛威,古代哈尼族酋长名。1956年设乡,1970年改设大队,1984年改设乡,1988年元月改设村公所,2000年11月改设牛威村民委员会。牛威村……。
  妥产系哈尼语“阿妥妥丛”的演化名,意即松树林,野外松林繁茂。1956年四寨乡撤销,分设妥产、规浦乡;1970年改设妥产大队;1984年改设乡;1988年元月改设村公所;2000年改设村民委员会至今。妥产村……。
  合莫,哈尼语,译意有二说,一是最早定居的哈尼人名,二为“红莫”的谐音演化名,红莫即长山梁。1984年由规普和妥产分出,1986年成立合莫村公所,1999年改为合莫村民委员会至今。合莫村……。
  勐龙,傣语,勐:坝子,龙:大,勐龙即大坝,故名。1954年设木龙傣族乡,1969年改设木龙大队,1982年更名勐龙大队,1984年改设勐龙傣族乡,1988年2月改设勐龙村公所,2000年改设村民委员会至今。勐龙村……。
  翁居:哈尼语。翁指油杉树,居指直立,即原来村郊油杉树生长挺拔,因,故名。1976年由脱产大队分出,设翁居大队;1984年改设乡;1988年改设村公所;2000年11月改为翁居村民委员会至今。翁居村……。
  1953年为一区新荣乡,1963年为一区补嘎公社,1970年4月为玉屏公社补嘎大队,1981年8月为滴水层公社补嘎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后为滴水层区补嘎乡,1988年3月为滴水层乡补嘎行政村,2000年至为滴水层乡补嘎村民委员会,2003年滴水层乡并玉屏镇为玉屏镇补嘎村民委员会至今。补嘎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