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村镇自主申报、县市级核准推荐、州级审核等环节,形成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入选名单。 |
太平,意为社会安定,源于“安于太平之乐”,“太平”寄托了群众安居乐业的期望;现因,故名。清末民国初期,太平划为第五区的新平乡;1949年2月5日,泸西县解放初期,太平隶属于旧城区;1952年划归爵册区;1952年至1960年隶属新民乡;1961年至1970年金马公社太平大队;1970年3月至1972年金马更名为红旗公社,太平为太平大队;1972年至1984年3月隶属更名后的金马公社;1984年3月……。 |
村前小河里原有旧坝,后改筑新石坝后得名“新坝”;现。1950年10月为金马区(第五区)新坝乡公所;1958年8月废除区乡政权组织,组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金马人民公社新坝大队;1962年12月为金马区新坝大队;1970年3月改区为公社,为红旗公社新坝大队;1984年2月农村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设区建乡,以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设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政社分开,为金马区新坝乡;1……。 |
彝语地名。雨指水,龙指城,即水城;本。1958年为金马人民公社雨龙大队,1962年为金马区雨龙大队,1970年改为红旗公社雨龙大队,1984年改为金马区雨龙乡,1987年为金马乡雨龙村公所,2000年为金马乡雨龙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金马镇雨龙村民委员会。雨龙村……。 |
建村时,村前挖到一个天然石缸而得名石缸冲立村。1958年为金马人民公社石缸冲大队,1962年为金马区石缸冲大队,1970年改为红旗公社石缸冲大队,1984年改为为金马区石缸冲乡,1987年为金马乡石缸冲村公所,2000年为金马乡石缸冲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金马镇石缸冲村民委员会。石缸冲村……。 |
因有一条自上马村、习甲村流淌下来的小河,村子位于河的对岸,与午街铺村隔河相望而得名“河外”。1911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1932年调整行政区划,河外村隶属于泸西县四区,设龙家镇(午街铺)、慈云乡(上马村)。1939年废区改乡,废闾邻改保甲,隶属于利民乡。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时期,1958年为林水人民公社河外区,1962年为林水区河外区,1970年改为……。 |
彝语地名。果指山弯弯,吉指铜矿,即山弯弯中产铜矿之地。明清时期果吉隶属广西直隶州西乡。至1932年调整行政区划,果吉村隶属于泸西县四区,设文明乡(果吉村)、多福乡(小舍糯)。1939年废区改乡,废闾邻改保甲,隶属于利民乡。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时期,1958年为林水人民公社果吉区,1962年为林水区果吉区,1970年改为红卫公社果吉大队,1984年改为为午……。 |
明清时期就是广西府通往弥勒州的主要通道,曾在此设哨得名“山林哨”。1958年为林水人民公社山林区,1962年为林水区山林区,1970年改为红卫公社山林大队,1984年改为为午街铺区山林乡,1987年为午街铺乡山林村公所,2000年为午街铺乡山林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午街铺镇山林村民委员会。山林村……。 |
凤午村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午街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527106209。 |
水塘村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午街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527106210。 |
又名“山林果树”,古时在现村址北边有一棵巨大的山楂树而得名“林树”。1958年为林水人民公社林树区,1962年为林水区林树区,1970年改为红卫公社林树大队,1984年改为为午街铺区林树乡,1987年为午街铺乡林树村公所,2000年为午街铺乡林树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午街铺镇林树村民委员会。林树村……。 |
由于烧瓦历史悠久,质量好而得名瓦窑村;原驻地瓦窑村,现居委会搬迁至泸秀路。1958年为中枢人民公社瓦窑管理区,1962年为中枢区瓦窑管理区,1970年改为中枢人民公社瓦窑大队,1984年为中枢区瓦窑乡,1987年成立瓦窑办事处,2000年改为瓦窑村民委员会。2017年8月30日经泸西县人民政府批准,瓦窑村民委员会改为瓦窑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瓦窑社区……。 |
此地桃树较多,桃花盛开时,游人很多,有“桃花笑人”之感,故名桃笑村。因居委会驻地桃笑村。1958年为中枢人民公社桃笑管理区,1962年为中枢区桃笑管理区,1970年改为中枢人民公社桃笑大队,1984年为中枢区桃笑乡,1987年成立桃笑办事处,2000年改为桃笑村民委员会,2017年8月30日改为桃笑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桃笑社区……。 |
逸圃,彝语,逸:水,圃:庙,即水边有庙的地方,因居民委员会驻逸圃村而得名。逸圃社区,民国时期设天华乡;1949年2月泸西县解放,废除保甲制,改设天华行政村,1952年7月改为逸圃乡;1952年12月至1962年先后组织农户成立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62年至1983年改为逸圃大队;1984年3月至1987年9月设永宁区逸圃乡;1987年9月至2000年10月设逸圃乡逸圃村公所;……。 |
彝语地名。“阿”指发音词,“平”指夹白的土质,即此地土质呈灰白色;原。1958年为永宁人民公社阿平大队,1962年为永宁区阿平大队,1970年仍改为永宁人民公社阿平大队,1984年为永宁区阿平乡,1987年为逸圃乡阿平村公所,2000年至2001年6月为逸圃乡阿平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为逸圃镇阿平村民委员会,2005年10月至今为中枢镇阿平村民委员会。阿平村……。 |
“既比”:地方,“租”:官,即土司下官的驻地。因村民委员会以前驻既比村,故名。1958年为永宁人民公社既比大队,1962年为永宁区既比大队,1970年仍改为永宁人民公社既比大队,1984年为永宁区既比乡,1987年为逸圃乡既比村公所,1993年补更时更名为红莲行政村,2000年至2001年6月为逸圃乡既比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为逸圃镇既比村民委员会,2005年10月至今为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