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村镇自主申报、县市级核准推荐、州级审核等环节,形成红河州“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入选名单。 |
1953年为白泥塘乡,1962年为白泥塘公社,1970年4月改称白泥塘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白泥塘乡,1988年3月改为白泥塘行政村,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为白泥塘村民委员会至今。白泥塘村……。 |
1953年为底土乡,1962年为底土公社,1963年从底土分出新建里古白公社,1970年4月改称里古白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里古白乡,1988年3月改为里古白行政村,2000年为里古白村民委员会至今。里古白村……。 |
1953年为三区太平乡,1962年为太平公社,1970年4月为太平大队,1984年6月为太平乡,1988年3月为太平行政村,2000年为太平村民委员会至今。太平村……。 |
因本村民委员会驻地山高,常常云雾缭绕,故名。1953年为白云乡,1962年为白云公社,1970年4月改称白云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白云乡,1988年3月改为白云行政村,2000年为白云村民委员会至今。白云村……。 |
1953年为四区阿碑乡,1962年为四区阿碑公社,1970年4月6日为湾塘公社阿碑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阿碑乡,1988年3月改为阿碑村公所,2000年为阿碑村民委员会至今。阿碑村……。 |
1953年为屏边第一区五家乡,1958年迁驻丫口寨,为屏边第一区五家管理区,1962年为玉屏区五家公社,1970年为湾塘公社五家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后为五家乡,1988年为五家行政村,2000年为五家村民委员会至今。五家村……。 |
1953年为三区营盘乡,1963年为白云区(五区)营盘公社,1970年4月为湾塘公社营盘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营盘乡,1988年3月改为营盘村公所,2000年实行村民自治后为营盘村民委员会至今。营盘村……。 |
1953-1970年3月属新现公社,1970年4月6日为湾塘公社清平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清平乡,1988年3月为清平村公所,2000年为清平村民委员会至今。清平村……。 |
岩峰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新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523205202。 |
1950年属屏边苗族自治县卫群、岔河俩乡,1952年为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二区、第三区,1953年为三区新华乡,1962年为新华公社,1970年4月为新华大队;1980年6月地名普查时,为戈纪街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戈纪街乡,1988年3月为戈纪街行政村,2000年3月为戈纪街村民委员会至今。戈几街村……。 |
1953年为三区阿母黑乡;1962年为六区阿母黑公社;1970年4月改称阿母黑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阿母黑乡;1988年3月改为阿母黑行政村;2000年3月改为阿母黑村民委员会至今。阿母黑村……。 |
因本村民委员会原来驻于菲租克上寨村,故名。1953年为三区岩蜂乡;1962年为六区菲租克公社;1970年改称菲租克大队;1984年6月区、乡体制改革后为菲租克乡;1988年3月为菲租克行政村;2000年3月为菲租克村民委员会至今至今。菲租克村……。 |
彝语地名,爵为“官”,册为“商量”,“爵册”意为头人集会议事之地。因。1958年为金马人民公社爵册大队;1962年为金马区爵册大队;1970年改为红旗公社爵册大队;1984年改为为金马区爵册镇;1987年为金马乡爵册村公所;2000年为金马乡爵册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金马镇爵册村民委员会。爵册村……。 |
新:新生,安:安定,取“在安定中更新发展”之意得名“新安”;原村委会驻地新安村。新安村清末民国初期,州属直辖区域划分为七区,新安划为第五区新平乡,1958年为金马人民公社新安大队,1962年为金马区新安大队,1970年改为红旗公社新安大队,1984年改为金马区新安乡,1987年为金马乡新安村公所,2000年为金马乡新安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金马镇新安村民委员会。新安村……。 |
村后两山对峙形成一垭口,本村始建于此而得名“山口”;现因。1958年为金马人民公社山口大队,1962年为金马区山口大队,1970年改为红旗公社山口大队,1984年改为金马区山口乡,1987年为金马乡山口村公所,2000年为金马乡山口村民委员会,2001年6月至今为金马镇山口村民委员会。山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