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中江县会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中江县会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清泉社区位于会龙镇政府南面,与梓潼村,岗石村,会龙村互邻.辖区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2013人,总户数1516户,5条街道,企事业单位13个,个体工商户536户,一个党支部,三个党小组,一个居委会,四个居民小组,106国道丶成达铁路从辖区经过,17个行政村水泥路面村道与辖区交差联通,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会龙村位于会龙场镇,距县城54公里,是会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内交通便利,4条过境村道纵横东西,罗桂路穿境而过,达成铁路贯穿南北。全村辖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794户,人口203人,人均占有耕地0.6亩。境内水资源丰富,会龙河顺村流淌,会龙水库承担着场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洪功能,宝塔支渠纵跃南北。商贸业是本村支柱性产业,会龙村位于会龙 场镇四周,有着优越的经商条 件,形成了以1社、3社、4社、6社、14社为主的经商群体。在场镇经商人数达150人之多,较大地促进了本村经济发展,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9447元。

会龙镇丰登村位于会龙镇南面,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东接犁山沟村,西连双井、关寨村,南临仓山镇三合碑村,北与陨石村接界,距会龙镇3公里,交通便利,各社通水泥路。 丰登村属亚热带温暖气候,四季分明,正常年降雨量180毫米以上,气候温暖。土壤为棕紫泥土,土质肥沃,适应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农作物和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种植、养殖和劳务经济是三大经济支柱。 丰登村辖13个社,总户数609户,总人口1847人。全村有耕地1249.64亩,其中:水田361.1亩、旱地888.54亩。

关寨村位于中江县会龙镇东南面,距会龙镇政府约2公里,东与双井村相邻,西与桐棉村接壤,南与太安镇相邻,北与会龙村接壤。 全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总户数507户,总人口1434人,辖10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3名。 村“三委”配备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村妇女主任、村监委会主任各1名,监委会成员2名。村“三委”办公场所占地面积300㎡,建筑面积200㎡。

全村社道基本硬化贯通,通村公路12公里(还有约800米道路未硬化)交通方便。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00亩,人均耕地0.97亩;林地996.44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现有山坪塘53口,塘堰18口,蓄水总量2.3176万m³,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水稻、油菜、大豆,养殖业以小畜禽为主。 关寨村现有劳动力819个(其中女性劳动力281个),常年外出劳动力450人。2017年全村粮食总产700吨,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小畜禽1.2万只;全村农业总产值405万元。

境内有力三沟(系一张姓出了三个武举人,力气大故称),取谐音“犁山沟”为村名。1950年成立会龙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四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四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梨山沟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犁山沟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会龙镇。

2020年犁山沟村和陨石村合并为犁山沟村,选举产生犁山沟村村民委员会。

犁山沟村有14个社,总人口1791人,总户数635户,耕地面积1931,其中土:1415亩,田:516亩。

合作化时在此设解放社,沿用此名。1950年成立会龙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六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解放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解放村,选举产生解放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会龙镇至今。

解放村位于中江县会龙镇东北面,距会龙镇政府约7公里,东与红盛村、岗石村相邻,西与联合镇接壤,南与犁山沟、五福村相邻,北与广福镇接壤,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1909人,总户数588户,,辖13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全村社道全部硬化贯通,交通方便。

境内有牛岗石,遂取“岗石”二字为村名。1950年成立会龙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八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八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岗石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岗石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会龙镇。

2020年岗石村和红胜村合并为岗石村,选举产生岗石村村民委员会。

岗石村位于会龙镇南方,紧邻会龙镇镇政府,东邻五福村,西邻会龙村,北邻红盛村,幅员面积2.12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63,总人口1735人,现有耕地1250.7亩。

梓潼村位于罗桂公路西侧、距会龙镇6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476人,其中男776人女700人;党员37人,土地承包人口1406人、公安户549户包地户483户;该村辖8个村民小组辐殒面积4.8公里,有耕地1005.23亩,其中田330亩,有低保户17户29人,残疾73人,五保9户11人其中3人集中供养有贫困户43户107人其中2014年已脱贫7户25人;2015年脱贫6户17人;2016年脱贫 18户 33人2017年脱贫16户32人;有90岁以上老人8人,优抚对象8人,该村地理浅丘,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村民和谐,勤劳致富,多次评委先进村。

青杠村位于会龙镇西南面,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东接桐棉村,西连联盟村,南临太安镇红泉村,北与柳叶村接界,距会龙镇8公里,交通较便利,各社通水泥路。 青杠村属亚热带温暖气候,四季分明,正常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气候温暖。土壤为棕紫泥土,土质肥沃,适应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农作物和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种植、养殖和劳务经济是三大经济支柱。 青杠村辖6个社,总户数355户,总人口1110人。全村有耕地1298.16亩,其中:水田385亩、旱地913.16亩。

合作化时在此设联盟社,沿用此名。1950年成立梓潼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六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联盟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联盟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会龙镇至今。

联盟村位于会龙镇政府西面,距会龙镇政府约10公里,东与柳叶村、青杠村相邻,西与积金镇长丰村接壤,南与太安镇红泉村相邻,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1670人,575户,辖10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达城高铁横穿而过,全村社道路全部硬化贯通,交通方便。

原泉湾村、柳叶村合并,新村取“泉”、“柳”二字得名泉柳,故名。2020年4月27日村级建制调整将柳叶村和泉湾村合并为泉柳村,选举产生泉柳村村民委员会。

泉柳村:由泉湾、柳叶等村合并而来。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