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虞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虞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明洪武五年(1368)属归德州。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属德州,置商丘县设马牧乡。

1934年废乡,设二区。

1935年设马牧镇。

1951年设谷熟县,为县政府驻地。

1954年并入虞城县。

1956年改为城关镇,县人民政府驻地。

1958年属城郊公社。

1962年恢复城关镇。

原属商丘县。

1951年划属谷熟县。

1954年并入虞城县属黄冢区。

1955年设界沟乡。

1958年建界沟公社。

1983年改称界沟乡。

1986年更名为界沟镇。

1952年称营廓乡,属谷熟县。

1954年属虞城县。

1958年并入黄冢公社。

1977年设营廓公社,属虞城县。

1983年称营廓乡。

2000年撤乡设营廓镇。

2013年更名木兰镇。

原属商丘县。

1951年划归谷熟县设杜集区。

1954年谷熟县并入虞城县,仍称杜集区,属虞城县。

1956年改称杜集中心乡。

1958年改称杜集公社。

1983年改称杜集乡。

1996年撤乡设杜集镇。

元代,废县置谷熟镇,属归德府睢阳县。

民国年间,废镇为集,属商丘县。

1951年设谷熟办事处(县级)。

1952年设谷熟县。

1954年,谷熟县制取消,划归虞城县。

1955年设谷熟乡。

1958年成立谷熟公社。

1983年复称谷熟乡。

1986年撤乡设谷熟镇。

1948年称五区。

1958年设杨集公社。

1961年设杨集区。

1965年复建杨集公社。

1977年分设杨集公社、镇里堌公社。

1981年更名大杨集公社。

1983年改称大杨集乡。

1995年撤乡设大杨集镇。

利民镇是一座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名城,又称商均镇、纶城,为现虞城县旧址。

舜之子商均封于此,建立古虞国。

秦置虞县,归砀郡。

1912年置商均镇,属虞城县。

1949年设城关区。

1954年谷熟县并入虞城县,县城迁至马牧集,更名老县城。

1955年更名利民乡。

1958年设利民公社。

1981年分设利民镇,属虞城县。

1983年改称利民乡。

2001年设利民镇。

清属单县。

1912年属虞城县东区横河乡。

1949年6月设张集区。

1956年8月撤区设张集乡。

1958年建张集公社。

1983年称张集乡。

1986年撤乡设张集镇。

明清属商丘县中马牧里。

1914年设石榴固区。

1947年属商南县站集区。

1951年属谷熟县站集区。

1954年属虞城县站集区。

1956年改为站集中心乡。

1958年称站集公社。

1983年称站集乡。

2009年撤乡设站集镇。

1948年为第四区。

1954年改稍岗区。

1955年设稍岗乡,属虞城县。

1958年称稍岗公社。

1961年属杨集区。

1965年重建稍岗公社。

1983年称稍岗乡。

2005年三庄乡并入稍岗乡。

2014年撤乡设稍岗镇。

1948年属张集区。

1953年设乔集乡。

1956年设大乔集中心乡。

1958年并入张集公社。

1977年设立乔集公社。

1983年称乔集乡。

2021年9月撤乡设乔集镇。

1949年12月,属商丘县。

1952年8月,划归谷熟县。

1954年3月,谷熟县并入虞城县,属虞城县。

1958年7月,成立大侯公社。

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

2002年3月,并入营盘乡。

2003年8月,复置大侯乡。

2005年11月,营盘乡并入大侯乡。

2022年,撤销大侯乡,设立大侯镇。

1949年属商丘县。

1951年为黄冢区,属谷熟县。

1954年设黄冢乡,属虞城县。

1956年改为中心乡。

1958年改为黄冢公社。

1961年改为黄冢区,属虞城县。

1965年称黄冢公社。

1983年改黄冢乡。

原属商丘县。

1951年由商丘县划归谷熟县,属杜集区。

1954年谷熟县、虞城县合并称虞城县,属虞城县杜集区。

1956年设沙集中心乡。

1958年并入杜集公社。

1975年设沙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沙集乡。

原属于商丘县。

1951年划归谷熟县,设店集区。

1954年谷熟县并入虞城县,仍店集区,属虞城县。

1956年改店集乡。

1958年属谷熟公社。

1965年成立店集公社。

1983年改为店集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