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武胜县烈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武胜县烈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以村境内有旧县治(南朝齐汉初县治)遗址而得名。1949年前属西关乡8保。

1951年改保甲制为村组,1953年为西关乡8村。

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时改为西关公社10大队。

1966年文革时更名前锋公社10大队。

1971年复名西关公社10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西关公社汉初大队。

1983年社改乡改名西关乡汉初村。

1992年撤乡建镇时定名烈面镇汉初村。

2020年5月江陵村并入。

烈面镇汉初村位于烈面镇东北部,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共589户,1927人,其中党员45人。全村总面积1.99平方公里,土地765.1亩,其中田324亩,土441.1亩。全村硬化公路15公里,便民路6公里。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收入为主。

烈面镇石龙滩村位于烈面镇东北部,距离武胜县城40公里,经过国道212线遂广高速半小时直达武胜县城,幅员面积1.5平房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村民共576户,1318人。其中党员46人,石龙滩村属于浅丘陵地形,村民主要收入为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红薯等农作物。全村共计硬化公路7.5公里,铺设便民路5公里。

柏林村处于武胜县河西最偏远地区,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45公里。本村地形以山地为主,沟壑纵横,村内没有自由灌溉水源。全村辖8个社,514户,1621人,党员51人,全村享受农村低保人口28人,五保户11人,全村耕地面积1125亩,大部分为旱地。 2018年全村共有贫困户90户201人,2014年脱贫27户69人,2017年脱贫1户2人,2018年拟脱贫61户129人,2019年拟脱贫1户1人。 从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以来,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全村硬化村级公路约6.4公里,公里加宽3.5公里,便民路6.7公里,整治山坪塘7口,新修蓄水池3口,新修囤水田10块,新建文体广场1个,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14年以来我村易地搬迁1户,危房改造76户,破旧房屋维修14户,打井14口,新建垃圾池16口,购买垃圾桶6个,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了强化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改建了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村公共服务中心,集村办公室、文化室、电商平台、远程教育室、农民夜校、日间照料中心等为一体,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八一村位于武胜县最北端,是八一乡人民政府驻地,国道212线从村中穿过,美丽的走马河与吉安河对八一村呈玉带环绕三势,南距重庆150公里,西至成都210公里,北至南充市32公里,并与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临江接壤,辖8个村民小组,513户,共1729人,常驻人口862人,幅员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其中已流转土地面积360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128元,党员36名,其中正式党员35名,预备党员1名。 辖区基础建设已基本达到社社通,户户通,现已建有污水处理站、垃圾压缩站、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集体办公室、农民夜校、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场镇建设有5个初具规模的超市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间烟火”饮食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已经通过省级“四好村”考核。

关坝村地处八一乡政府东北角,辖区面积1426亩,有村民425户,人口1425人,常住人口632人,耕地面积1226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25元,党员41名,其中正式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全村硬化村级公路约9.5公里,便民路11公里,山坪塘15口,蓄水池1口,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危房、破旧房屋改造共72户,垃圾池10口。为了强化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改建了185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中心,集村办公室、文化室、远程教育室、农民夜校、便民服务代办点、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为一体,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土主村辖区面积约1100亩,有村民390户,人口1529人,常住人口659人,耕地面积1100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收入12556元,党员39名,其中正式党员38名,预备党员1名。从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以来,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全村硬化村级公路约5.2公里,便民路4.2公里,整治山坪塘3口,新修蓄水池1口,新建文体广场1个,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4年以来我村易地搬迁5户,危房改造61户,破旧房屋维修18户,打井29口,新建垃圾池12口,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村活动室面积120平方米,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民夜校培训室、便民服务代办站等。

楼房村与烈面1村相邻,辖区面积约1500亩,有村民388户,人口1201人,常住人口750人,耕地面积841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3144元,党员38名,其中正式党员38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从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以来,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全村硬化村级公路约7公里,便民路7.2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新修蓄水池1口,新建文体广场1个,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4年以来我村易地搬迁2户,危房改造49户,破旧房屋维修4户,打井49口,新建垃圾池7口,购买垃圾桶4个,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2017年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面积280平方米,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民夜校培训室、便民服务代办站、文化室、卫生室等。

石笋村位于八一乡东南方,距场镇3.5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37户,人口1557人,常住人口537人,耕地面积1235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收入11586元,党员53名,其中正式党员53名,预备党员1名。 全村共有贫困户115户315人,2017年脱贫2户7人, 2018年拟脱贫111户305人,2019年拟脱贫2户3人。 从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以来,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全村硬化村级公路约9公里,公里加宽1公里,便民路8.7公里,整治山坪塘4口,新修蓄水池8口,新建文体广场1个,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4年以来我村易地搬迁10户,危房改造76户,破旧房屋维修12户,打井18口,新建垃圾池22口,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了强化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新建了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村公共服务中心,集村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电商平台、远程教育室、农民夜校、便民服务代办站等为一体,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