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为东风大队;1980年更名东南大队;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原城关镇更名天彭镇,下辖“东南”等6个城郊大队;1983年更名东南村;2000年因城镇规模扩大,撤销东南村,建“天府中路社区”。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调露村;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记载“调露大队”,属清平公社;1983年恢复“调露村”,属清平乡;1992年,清平乡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4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4]103号文,撤销调露村,设立“朝阳中路社区”。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居住于此社区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 |
宋代开浚东湖,清代已为古迹,光绪版《彭县志》所绘城池图标注城东“废东湖”;1961年撤销东郊村,建东郊大队,属清平公社;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沿用“东郊大队”;1983年,更名恢复东郊村,属清平乡;1992年,清平乡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5年因城镇规模扩大,撤销东郊村,设立“东湖社区”。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金彭东路社区与东湖社区合并设立东湖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记载“光明大队”、“胜利大队”,属清平公社;1983年更名“光明村”、“胜利村”,属清平乡;1992年,清平乡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5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相邻二村撤销,合并设立“光明社区”。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光绪版《彭县志》记载“白马泉,在檀木泉北里余,灌田三百亩”;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记载“白马大队”及“青杠大队”,属西郊公社;1983年,更名“白马村”、“青杠村”,属西郊乡;2004年,西郊镇、利安镇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5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相邻二村合并,以白马村人口多面积大,设立“白马社区”。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余家村;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记载“余家大队”,属西郊公社;1983年恢复“余家村”,属西郊乡;1994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1994]121号文,“渠滨路”改名“滨河路”;2004年,西郊镇、利安镇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5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37号文,撤销余家村,建“余家社区”,同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5]46号文,更为今名。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前身为利安镇银木村、寂光村的一部分;2004年,西郊镇、利安镇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06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府发[2006]32号文,银木村、寂光村各划一部分,建“锦阳社区”;2007年东湖花园一期竣工入住,社区居民为四川石化项目拆迁安置农户。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前身为利安镇寂光村的一部分;2004年,西郊镇、利安镇及各村整体并入天彭镇;2013年,根据彭州市人民政府[2013]118号文,从寂光村划出一部分,建“百和社区”,居民来自3镇17村,系四川石化项目拆迁安置户。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天彭镇变更为天彭街道。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三星村与利安场社区合并设立利安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二龙村与檀木社区合并设立龙檀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壁山社区与先锋社区合并设立枣子树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安澜社区与隆兴社区合并设立龙安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寂光社区与杜家社区合并设立临江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陈家社区与繁江南路社区合并设立站前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
2020年村社区调整,将谢家社区、顾福桥社区与周家社区合并设立人和社区;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彭府函【2020】5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