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儒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儒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代属仙桂乡孝行里十八九都龙庙堡,民国时属姥东区天姥乡,解放后为天姥屯坑农会,1958年为官元庙生产队,1961年分为小屯坑、上屯坑、官元、油竹坑四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红卫大队,1979年改为官元庙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官元庙村委会。

清代属仙桂乡十八九都,清宣统年属东区沃洲镇。

民国24年属三民乡,32年属报国乡,1958年为儒岙公社报国大队屋沿坑生产队,1961年为报国公社屋沿坑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报国乡屋沿坑村委会,1992年属儒岙镇。

2004年蒲棚、蟹坑并入。

清代属仙桂乡十八九都,清宣统年属东区沃洲镇。

民国24年属儒岙乡,成立石磁农会,28年属姥东乡,35年属儒岙乡,36年属报国乡十四保。

1950年属石磁乡,1958年为儒岙公社石磁大队,1961年为石磁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为石磁乡石磁村委会,1992年起属儒岙镇。

在明代初年,将坐落在村中的东山寺迁移于水口。

由于所居之地在天姥山东,号为“姥东徐氏”。

元至清属仙桂乡十八九都,清宣统属东区沃洲镇,民国24年属姥东乡,1950年属石磁乡,1954年初级社时为并章社,1958年为儒岙公社石磁大队东山生产队,1961年为儒岙公社东山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石磁乡东山村委会,1992年属儒岙镇。

2019年4月东家坑村并入建立新的东山村。

清代属仙桂乡十八九郡,清宣统属东区沃洲镇。

民国24年属三民乡,1958年为儒岙公社报国大队旧宅生产队,1961年为报国公社旧宅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报国乡旧宅村委会,1992年属儒岙镇。

2004年冷水坑、马家溪并入。

清属彩烟乡十七都,宣统2年属南区彩烟乡。

民国24年属三民乡,32年属报国乡,36年属报国乡二保。

1950年属报国乡,1958年为儒岙人民公社报国大队,1961年为报国人民公社,1983年属报国乡,1992年起属儒岙镇。

2004年5月,里岙、外岙、店基3个行政村合并建立里外岙村。

宋至清属仙桂乡孝行里十八九都彼苍庙堡,民国时属姥东区儒岙镇,土改时分一、二村。

1958年公社化儒一大队分18个生产队,1983年改设分社设村委会,分为15个村民小组,1985年属儒岙镇。

宋至清属仙桂乡孝行里十八九都彼苍庙堡,民国时属姥东区儒岙镇,建国初分一村、二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儒二生产队,1961年位儒二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为儒岙乡儒二村委会。

2004年胡塘并入。

民国24年属天姥乡。

36年属儒岙乡五保。

1950年属儒岙乡,1956年属儒岙镇,1958年为儒岙人民公社儒岙大队,分设长爿地、王家庄梁生产队,1959年梁生产队合并称长王生产队,1961年分设长爿地、王家庄、西将三大队,1968年合并为长王大队,1983年属儒岙乡,大队改设村委会,1985年属儒岙镇。

清属彩烟乡十七都,宣统2年属南区彩烟乡。

民国24年属南屏乡,36年属儒岙乡七、八保。

1950年属儒岙乡,1956年属儒岙镇,1958年为儒岙人民公社南横大队南山生产队,1961年改设大队,1983年属儒岙乡,大队改设村委会,1985年属儒岙镇。

2004年王渡溪并入南山村,现辖南山、王渡溪、沙地、千坑。

清代属彩烟乡十七都,民国时属回山区南平乡,1959年属南山大队,1968年与后葛、西坑、后村合并成横山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四村分开,建立儒岙乡横山村委会,1985年属儒岙镇。

2004年西源村、后源村、后村山并入。

2004年5月由里溪下、后将、足食堂、安山坪4个行政村撤并建立为天姥新村,2019年天姥新村更名为天姥村。

清代属仙桂乡孝行里十八九都龙亭庙堡,民国时属姥东区儒岙镇,建国初横路下并入圳塍,1958年为儒岙公社天姥大队圳塍生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为儒岙乡圳塍村委会。

1985年起属儒岙镇。

清属仙桂乡十八九都,宣统2年属东区沃洲镇。

民国24年属三联乡,36年属儒岙乡十五保。

1950年属三联乡,1956年属儒岙镇,1958年为儒岙人民公社三联大队雅张生产队,1966年改名东风,1968年恢复原名,1983年属儒岙乡,1985年属儒岙镇。

2004年5月,由雅张、洪塘、地下坑3个行政村撤并建立。

由村委会驻地得名。

2004年5月,由会墅岭、朱路、兢山、芭蕉山4个行政村撤并建立,由村委会驻地得名。

辖会墅岭、朱路、兢山、芭蕉山、马鞍峧、太平庵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