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华社区地处临溪河两岸,福员面积5.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82.56亩,辖社及居民小组22个,总户数1082户,总人口3262人,适龄劳动力1793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96人。集中经济项目20个,其中社区果园3座,鱼塘1个,社级16个,总经济收入约5万元,其中社区收入4200元。产业发展方面:土地流转960亩,生猪发展,以“七环”良种猪场及聚源猪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生猪业发展,年出栏3万头,现存栏9000头以上。 |
寿安镇城南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共辖5个居民小组,共1925户,在册人口4397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44人,社区干部4名,居民社长5名,议事会成员21人,监事会5人,居民代表35人,机构设置基本合理。辖区有企业、事业单位7家,有各类商业、服务业200余家,劳动力2150人,就业2120余人,社区居民年收人11000余元。
|
城北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0 亩;共辖4个居民小组, 共2315户,在册人口5590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31人,社区干部4名,居民组长4名,议事会成员21人,监事会5人,机构设置基本合理。辖区有企业、事业单位19家,有各类商业、服务业200余家,劳动力1130人,就业人数1120人,社区居民年收入12000余元。
社区主导产业是:经商餐饮,服务
|
寿安镇隆盛社区幅员6.9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620户,人口共计4399人。辖一个小区和16个农业社。其中小区内目前居住510户,人口1630人;16个农业社,人口2769人。其中耕地面积2109亩。社区内设有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场所、日用品放心店、幼儿园一所,为社区群众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方便了群众生活。议事会成员32人,社区社会组织有: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社区联席会、社区理事会、社区监事会、社区议事会。
|
五星社区东临邛崃市回龙镇,南邻蒲江河,西与寿安镇光明村接壤,北与寿安镇犀羊村相连,全社区所辖十一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共计1670人,均为农业人口,其中劳动力901人,社区干部4人,组干部10人,党小组8个,党员59人。
社区有九年制义务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信用社一所,公立卫生院一所,加油站一个,各大中型企业共计8家
该社区常年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优质水稻、油菜等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柑、柚及商品猪。
|
青龙社区位于蒲江县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共辖6个社,377户,1134人,党员39人,共有耕地1400亩,主导产业为柑橘,面积900亩。社区内共有大小企业单位共15个,其中:居委会1个,老年大学1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大型柑橘收购、贮藏企业2家,酒厂2家,社区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站1个,兽防站1个,银行1处,电信营业厅1个,加油站1个,电子元件厂1个。另有小型柑橘贮藏库2个。
|
寿安街道和平社区,位于寿安街道东南,西靠蒲江河,北邻吕石桥村,东接插旗山村,南与丝栗村、七星村相连。幅员面积6.05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20个,整组被征占组数14个,目前耕地面积904亩。总人口4322人,总户数1056户,党员98名。设一个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情况: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集体果园承包费一年4380元,老村委会租金一年5000元,公田租金每年1000元,合计10380元。社区产业发展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平社区是寿安工业区规划范围,现有佳享食品公司,川丰棉纺厂。华高生物制药,世界500强博世集团包装厂,电动工具厂等企业数十家。有标准化中学1所,成雅小学1所,成雅高速公路,新蒲快速通道,寿安迎宾大道和数条工业大道贯穿全村。 |
蒲江县寿安镇围镇村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亩,全村辖11个社,共742户,总人口2237人,建设有沼气池100口。全村有县道3条,共6.5公里,社道6条,共7.6公里,合计14.1公里。全村人口,大部分以农业生产经商、外出打工和第三产业为主,全村69%的耕地已流转给种植大户经营。 |
七星村位于和平大桥以南长秋脚下,东与百崖寺村毗邻,南与龙泉村相接,西与金家村、丝栗村接壤,北是蒲江河与寿安老城相望,全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17亩,有三路纵横,两河流域其中,是原和平公社插旗乡政府所在地。全村705户,2088人,辖八个村民小组,常年外出务工840余人,有党员42人,5个党小组,村支两委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优化调整全村农业产业化结构,以无公害的优质水果种植,生猪养殖,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黄莲加工,农副产品营销五大产业为支撑,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全村种植优质水果1915亩,其中脐橙1056亩,官溪859亩,是全县引进种植官溪蜜柚最早村之一,年产官溪密柚2000余吨,人均收入5850元。近年来,村支两委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十分重视,经常组织人力整理,现有垃圾中转房5所,保洁员两人。以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为导向,拉动全村经济增长,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08年评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2009年寿安镇万亩红肉密柚示范村。2010年利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资金修建活动室,成立了老年协会,老年文艺队,老年体育协会。为创建省级生态县做贡献,争创省级生态文明村而努力。
我们将以热忱的态度,提供优质的场所,做好优质服务迎接各界朋友到七星观光旅游,休贤、投资。
联系电话:13548171817、15108303608、88678768(村办) |
五会村地处寿安镇西北部,东与五星社区交界,南接光明村,西接华锋村,北连犀羊村,背靠马南村。辖17个村民小组,890户农户,村民3050人,其中党员112人,议事会成员21人,村社干部22人,耕地面积3956亩,幅员面积3.74平方公里,劳动力1741人。产业发展布局以联想金润果业猕猴桃基地为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种植面积500亩,柑橘800亩,蔬菜1000亩,食用菌100亩,生猪20000头,2013年上半年村人均收入9830元。 |
寿安镇光明村位于蒲江县东大门,东与吕石桥村、犀羊村接壤,西与华锋村交界,北与五会村交界,南与寿安镇交界。全村地势平坦,有两条河流,流经本村临溪河与蒲江河,本村交通四通八达。全村幅员面积2.73平方公里,总户数665户,人口2085人,有10个村民小组,村社干部14人,党员67人,议事会成员30人,监事会成员5人。村委会活动场所有: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200元。 |
全村幅员面积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63亩;共辖13个社,675户、总人口2273人,劳动力1238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750人),劳务输出872人,村、社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5813元;党支部下辖13个党小组,党员81人,其中女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7人,50岁以上党员52人,常年外出务工党员9人。全村现有公路12公里,其中水泥路6.5公里。村主导产业是:蔬菜、水稻制种、生猪 。 |
此地有一处很大的漕沟。故名。该地名自官方正式命名起便以此名称传称,沿用至今。 大漕村地处蒲江县五面山区,全村幅员面积7.76平方公里。人口2201人。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800亩,全村主要以种植柑橘和养殖生猪为主要经济收入。近两年来,种植猕猴桃,花卉成为大漕村新型产业。
|
此地位于长秋山脉,故名。高韩村:1940年属寿安乡14保,1949年后为14村,1953年属仁寿乡,1956年属和平乡,1958年为寿安人民公社9管区,1961年置长丘公社为2大队,1965年属和平公社12大队,1979年复置长丘公社为2大队,1981年7月为高韩大队,1983年7月复名“高韩村”。 古佛村:地域历来是蒲江县、眉山县各一半,1952年土地改革时,村域原属眉山县晋凤4村的一部分,划规蒲江县属中兴乡9管区,1961年置长秋人民公社时,从中兴公社析出为长秋人民公社1大队,1965年5月,长秋公社并入和平公社,此地区(1大队)划属中兴公社为16大队,1979年1月复置长秋公社时,为3大队,1981年7月取消大队序数名,命名为古福大队,1983年7月为古福村。 2020年5月25日将高韩村和古佛村合并设立长秋村,村委会办公地址在原高韩村党群服务中心。 沙湾村位于蒲江河南面,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83.2亩,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420户,1408人,其中劳动力778人,6个党小组,党员55人。产业发展:柑橘,上年村民人均收入9388元。 |
元觉村位于寿安镇东面,属县城东大门,距寿安场镇5公里,蒲新路横贯整村。元觉村地貌属长秋山丘陵地带,东连邛崃回龙镇,西接吕石桥村,南于西禅村接壤,北与汪场村毗邻,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713户,2180人,耕地面积3216亩。元觉村主要发展以水稻、油菜柑桔为主,养殖主要有生猪、家禽,年出栏生猪5000头,家禽3万只。旅游业有开放的元觉寺庙一座,元觉湖和石牯牛水库。
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有水泥路8.5公里,泥石路5.2公里。主要沟渠8条,农业用主要支斗农毛渠12000米,堰2处、山平塘2口。修建沟渠浆砌8000米,“U”槽6000米。
村上进驻的企业较多,有砖厂、酒厂、机械厂、纸厂、预制厂、黄连加工厂、塑料加工厂、蜂窝煤厂、制药厂、液化气站等。每年外出务工人数1100人左右。全村有8个党小组,党员73人,预备党员2个,女党员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