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弋江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弋江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8月建万里行政村属奚滩乡,1952年7月划乡建改属于分水乡,1958年属分水大队,1961年建燕山大队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为燕山村村民委员会属奚滩乡,2003年4月划调并入弋江镇更名为弋江镇燕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建中洲行政村,属奚滩乡;1952年划乡建政,建中洲乡,属弋江区;1958年建中洲大队,属弋江公社;1961年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后撤乡并镇,隶属于弋江镇,沿用至今。

1958年建分水大队,1984年改为分水村。

杨桥1958年属于分水大队,1961年建杨桥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

2000年区划调整,由分水村、杨桥村合并为宋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5年前属宣城县清川乡,名青莲村,1956年划归南陵县,属奚滩乡;1958年10月建新光大队,属弋江公社;1961年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后于2004年区划调整为弋江镇新光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7月建洲上行政村,属奚滩乡;1952年划乡建政建凤洲乡,属弋江区。

1958年建凤洲大队,属弋江公社;1961年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奚滩并入弋江镇,为弋江镇凤洲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8月属奚滩行政村;1952年划乡建政属奚滩乡;1958年属奚滩大队;1961年后建铁拐大队,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0年5月后改为奚滩乡铁拐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10月区划调整为弋江镇铁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8月建奚滩行政村,属奚滩乡;1958年建奚滩大队,属弋江公社;1961年属奚滩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奚滩并入弋江镇,为弋江镇奚滩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49年8月属柿杨行政村;1952年划乡建政,属柿坝乡;1958年10月建弋丰大队,属弋江公社;1977年划归弋江镇;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后撤乡并镇,隶属于弋江镇,沿用至今。

1949年8月建塘南行政村,1952年蒲东与蒲西合并建蒲桥乡,1958年建蒲桥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属弋江区蒲桥乡,2003年区划调整后属弋江镇管辖,沿用至今。

1949年8月建塘南行政村,1952年与蒲西村合并建蒲桥乡。

1958年属蒲东大队,1961年置塘南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2002后进行区划调整,并镇后至今为弋江镇塘南村村民委员会。

古为驿路所经,宋置蒲桥铺。

清属梅根乡,1910年属上东乡。

1939年置弋蒲乡,属弋江区。

解放初,沿用乡名,建蒲桥、杨林、柳和、方溪、塘南行政村,属弋江区。

1950年2月废乡,改建蒲桥、陶塘、柿杨、河坝、塘南、都塘行政村,属第六区。

1952年设蒲桥、柿坝、新陶、钟塘4乡,属弋江区。

1956年1月合并为蒲桥乡。

1958年10月属弋江公社。

1961年6月境界大为缩小,仍名弋江公社,属弋江区。

1982年1月更名蒲桥公社。

1984年3月改为蒲桥乡。

1992年并入弋江镇属蒲西村,沿用至今。

1949年8月建连塘行政村,1952年与尹塘村合并,1957年并入蒲桥乡,1958年成立钟塘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钟塘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新陶村在清朝时属梅根乡,1910年属上东乡。

1939年属于弋蒲乡,隶属弋江区。

1950年2月废乡,设陶塘行政村,属南陵县第六区。

1952年设新陶乡。

1952年1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4年3月为蒲桥高级农业合作社第六社,属弋江区。

1958年10月成立新陶大队,属弋江公社。

1982年1月新陶大队改为新陶村村民委员会,属于蒲桥乡。

1992年乡镇撤并,随蒲桥乡划归弋江镇至今。

1951年前属宣城县;1951年划归南陵县,村名沿用;1952年和陶塘行政村合并建新陶乡;1958年建沿河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2003年后撤乡并镇,隶属于弋江镇,沿用至今。

1950年为东河村,属朱村区。

1952年建东河乡,1958年建东河大队,属弋江公社,1961年属东河公社,1984年为东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弋江镇,后2002区划调整仍属弋江镇,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