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社区前身为东门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正大街居委会,总府街居委会,2005年合并成严陵社区。 |
宝华洲社区前身为南大街居委会,正大街居委会,西门街居委会,三居街居委会,2003年合并成的宝华洲社区。 |
梅花社区前身为西门街居委会,府前街居委会,2003年合并为一个社区,取名梅花社区。 |
总府社区前身为北门街居委会,总府街居委会,府前街居委会,2003年合并成立总府社区。 |
1950年由正大街、南大街、三星街、东门街、黄浦街组成农会、1955年东关乡高峰社并入称东湖高级合作社,1958年称东湖大队,1966年称东方红大队,1979年恢复东湖大队,1983年称东湖村委会,2005年撤销村委会,建立东湖社区。 |
1950年由西门街、府前街成立两个农会,1955年组织光明、西建两个低级社,下半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两个高级社合并成立西湖大队,1966年称红旗大队,1979年恢复西湖大队原名,1983年称梅城镇西湖村村民委员会。 |
1949年称姜山乡第三、五两村,1950年称葛家农会,1956年称葛家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大洋公社南峰管理区葛家大队,1961年称南峰公社葛家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葛家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4月称梅城镇葛家村村民委员会。 |
1949年称梅城镇第十四村,1950年称庵口乡顾家农会,1956年成立屏风、建设、爱国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称庵口人民公社顾家大队,1966年称千鹤人民公社顾家大队,1983年称千鹤乡顾家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顾家村村民委员会。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白鸠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五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洋尾庄;民国30年(1941)属洋尾乡。 解放初为洋尾乡第三、第四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洋程乡。 1983年政社分设后,组建伊村村村民委员会,属洋尾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梅城镇政府领导。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买犊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一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东关庄;民国30年(1941)属梅城镇。 解放初属梅城镇,1950年划建小乡后分属上城乡(北郊、北门街、总府街)、东关乡(碧溪坞)。 1983年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龙山、碧溪坞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梅城镇人民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组建新村民委员会。 |
姜山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五马洲村、新胜村、肖塘村、中山村合并而成。 五马洲:1949年称姜山乡第十村,1950年称姜山乡五马洲农会,1956年姜山、南峰、望城三乡合并,称南峰乡五马洲农会,1958年称南峰管理区五马洲生产队,1961年称南峰公社五马洲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五马洲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五马洲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姜山村村民委员会。 新胜:1949年为姜山乡八、九两村,1950年为姜山乡圣肖畈农会,1956年称圣肖畈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南峰管理区圣肖畈生产队,1961年南峰公社建立,分为圣肖畈、唐家两个大队,1969年圣肖畈、唐家两个大队合并,以夺取新的胜利而取名新胜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新胜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新胜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姜山村村民委员会。 肖塘:以驻地得名。 1949年称姜山乡第九村,1950年属圣肖畈农会,1956年属圣肖畈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圣肖畈大队,1961年从圣肖畈大队划出,建立肖塘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肖塘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肖塘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姜山村村民委员会。 中山:1949年为姜山乡第八村,1950年称姜山乡中四农会,1956年为中山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大洋公社下河管理区中山大队,1961年称南峰公社中山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中山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中山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姜山村村民委员会。 |
望山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望城村、王山顶村合并而成。 望城:1949年称姜山乡三、四村,1950年为望城乡新四村与和平村,1956年为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大洋公社南峰管理区新和大队,1981年因与梓里公社新和大队重名,更名望城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望城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望城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望山村村民委员会。 王山顶:以驻地得名。 1949年称姜山乡第七村,1950年为望城乡新四村农会,1956年称王山顶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大洋公社南峰管理区新和大队王山顶生产队,1961年从新和大队划出建立王山顶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王山顶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王山顶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望山村村民委员会。 |
南峰村于2007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桐溪村、联红村合并而成。 桐溪:1949年为姜山乡一、二两村,1950年分乡后为南峰乡桐溪、黄峰两农会,1956年为桐溪、黄峰两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大洋公社南峰管理区桐溪、黄峰两大队,1961年为南峰公社桐溪、黄峰两大队,1969年两大队合并,取胜利大队,1981年因大队重名,改桐溪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桐溪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桐溪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南峰村村民委员会。 联红:1949年为姜山乡第三、四两村,1950年为南峰乡联丰、南峰、林家三个农会,1956年分别称联丰、南峰和林家三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又称联丰、南峰和林家三个大队,1969年三大队合并,称联红大队,1983年称南峰乡联红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称梅城镇联红村村民委员会,现称梅城镇南峰村村民委员会。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龙山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七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西湖庄;民国30年(1941)属梅城镇。 解放初属梅城镇,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庵口乡。 1983年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庵口、大石坞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梅城镇人民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白鸠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五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洋尾庄;民国30年(1941)属洋尾乡。 解放初属洋尾乡,1950年划建小乡后仍属洋尾乡。 1983年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洋尾、双蔡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洋尾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梅城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