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84年以黔陶陶瓷厂家属区成立居委会。

2020年10月改为黔陶社区居民委员会。

明朝时期,称鼎罐厂;清嘉庆初年(1796),因盛产土陶罐、土陶碗,即以厂名之,又称碗厂。

民国以后,贵阳县长郑先改名为黔陶,取全省陶土之意。

1931年设立黔陶镇。

1941年黔陶镇改为黔陶乡,隶贵筑县,1958年以打铁寨、跑马厂、河西寨、小摆茶、老榜河、坪子上6个自然村寨成立黔陶生产大队,属黔陶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黔陶乡所辖。

明永乐年间,关口寨属贵阳府亲辖白纳副司,1911年后属贵阳县黔陶镇关口保,1941年属黔陶乡,1958年设关口生产大队,属花溪区黔陶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花溪区黔陶乡所辖。

明初为中曹白纳长官司副司辖地,明隆庆3年(1569)属贵阳府中曹百纳长官司副司亲辖地。

1931年为贵阳县谷洒乡驻地,1941年为翁鸦乡谷洒村。

1958年成立谷洒生产大队,属花溪区黔陶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花溪区黔陶乡所辖。

明清时期为贵阳府亲辖地,中曹正司衙门由中曹大寨迁此驻地,有长官司衙门遗址。

1931年为贵阳县白正乡半坡寨,1941年为高坡乡半坡保。

1958年成立半坡生产大队,属花溪区黔陶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花溪区黔陶乡所辖。

1931年属贵阳县第五区孟关镇所辖,1941年属贵筑县黔陶乡一个保,解放后属赵司乡所辖;1958年成立马场生产大队,属花溪区黔陶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花溪区黔陶乡所辖。

元明清属中曹白纳长官司正司,1931年为桐埜乡,属贵阳县;1941年为骑龙堡,属贵筑县黔陶乡,解放后属赵司乡行政村,1958年改为黔陶公社骑龙大队,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民委员会,属花溪区黔陶乡。

原为白纳土司赵姓长官司副司衙驻地,故名。

原为百纳土司赵姓长官司衙驻地,明清时期设在那里的一个土司,专门负责收取骑龙、赵司、马场、关口片区的税收,因其姓赵而得名。

据《贵阳府志.土司传》:明初赵仲祖随傅友德入贵州,因征战有功,授白纳长官司副司长官,驻节于此寨,遂名赵司寨明隆庆3年(1569)属贵阳府中曹百纳长官司副司亲辖地。

1931年为贵阳县赵司镇驻地,1941年为黔陶乡赵司保。

解放后设赵司乡,1958年成立赵司生产大队,属花溪区黔陶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3月由大队改称行政村,并设村属花溪区黔陶乡所辖。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