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朝属宁州备乐乡;民国时期属第五区临江镇;1950年为华宁县第二区矣则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通红甸管理区;1961年为西山公社通红甸大队;1963年为华宁县第二区通红甸公社;1970年成立红山公社,为通红甸大队;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通红甸大队;1983年12月,通红甸大队改为通红甸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通红甸乡改为通红甸村公所,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至12月,通红甸村公所改为通红甸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2011年通红甸村民委员会改为通红甸社区居委会,至今。

清代属宁州婆兮乡;民国时期属华宁第五区临江镇;1950年成立盘溪区设所梅早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所梅早、假角山、新寨三个管理区;1961年为西山公社所梅早大队;1978年所梅早大队隶属红山公社;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所梅早大队;1983年12月,所梅早大队改为所梅早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所梅早乡改为所梅早行政村,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所梅早行政村改为所梅早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至今。

清朝属宁州、婆兮乡;民国时期属第五区云屏乡,继改属华宁县临江镇;1950年为盘溪区山羊母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山羊母管理区;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为山羊母大队;1963年为第二区山羊母公社;1970年成立红山公社为山羊母大队;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山羊母大队;1983年12月,山羊母大队改为山羊母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山羊母乡改为山羊母行政村,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山羊母行政村改为山羊母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至今。

清代属宁州备乐乡;民国时期属华宁县第五区临江镇;1950年为华宁县盘溪区设则勒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则勒管理区;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则勒大队;1963年改为第二区则勒公社;1970年为红山公社小得勒大队;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小得勒大队;1983年12月,小得勒大队改为小得勒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小得勒乡改为小得勒行政村,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至12月,小得勒行政村改为小得勒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至今。

清代属宁州官租乡,民国时期属华宁县第四区青龙乡;1950年为第四区则勒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大婆左管理区、法基管理区;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为大婆左、法基2个大队;1963年为第二区则勒公社;1970年为红山公社大婆左大队;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大婆左大队;1983年12月,大婆左大队改为大婆左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大婆左乡改为大婆左行政村,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大婆左行政村改为大婆左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至今。

民国属第四区青龙乡;1950年成立华宁县第四区置则勒乡;1958年为盘溪公社则勒管理区;1961年为西山公社则勒大队;1963年为第二区则勒公社;1970年为红山公社大龙树大队;1981年10月29日,改为通红甸公社大龙树大队;1983年12月,大龙树大队改为大龙树乡,隶属通红甸区;1988年1月,大龙树乡改为大龙树行政村,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0月26日,大龙树行政村改为大龙树村民委员会,隶属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