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青水秀,有“小江南”之称,是秦汉以来塞要地之一。古时在此建有太白庙,故取名太白。 太白镇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子午岭腹地,东邻陕西省富县、北靠华池县和陕西志丹县,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距合水县城96公里。古有扶苏蒙恬的说唱,今有刘志丹太白收枪的故事,“秦直道”闻名遐迩,塔儿湾宋代石造佛塔“瘦长”著称于世,碧落霞天、莲花寺、保全寺石窟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韵味悠长。太白地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 |
固城乡位于合水县城东南部,地处子午岭西麓。辖4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共2148户、11096人。土地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固城物华天宝,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林木资源有栎、杨、桦、松、柳、柏等28科70余种;动物主要有金钱豹、梅花鹿、黄羊、狐狸、野猪、獾、兔、雉等;野生中草药达150种以上……。 |
蒿咀铺,古称蒿土峪铺。据旧志记载,这里有桃岭飞红、古庙松阴、自响水鼓三景,是行人过往子午岭时必宿之地,群众习称好宿铺。后屡经兵乱匪患,秀色大减,蒿草林木四起,群众又渐称蒿咀铺,相沿成习,始有今名。蒿咀铺乡位于县城东北县川43公里处,巍巍子午岭西麓,北接华池县、东临太白镇、南与太莪乡接壤,西与老城相邻。共辖蒿咀铺、陈家河、九站、张举塬4个村民委员会,24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人口5683人,其中农业人……。 |
老城镇习称城关,亦名老合水,自唐代武德元年(618年)为蟠交县治后,有千余年建治史。1949年9月前为合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地处合水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青兰高速、309国道横穿全境,南邻店子,东接蒿咀铺,西连板桥,北与庆城县六寸塬相接壤,属子午岭林缘乡镇。境内山、川、塬兼有,县川河、北川河穿境而过,水源丰富,光照充足。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46个村民小组,2674户1120……。 |
太莪,又称太廒,为旧时仓廒之一,后演变为太莪。太莪乡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东北部,子午岭西麓,距县城25公里。东接太白,南连固城,西邻店子,北壤蒿咀铺, 境内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海拔在1129米至1657米之间,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北掌村、关良村、太莪村、黑木村、罗塬村、邢坪村),29个村民小组,1563户71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人。全乡共有党支部7个,党员191名,其中农……。 |
名称来历:明清时期马莲河上架木板桥而得名。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89′,东经107°96′,距县城13公里,东连合水县老城镇,西邻庆城县高楼乡,南接西华池镇店坊村,北与庆城县毗连。电话区号0934,邮编745401。政治沿革:板桥镇位于县城西北马莲河与县川河汇合阶地,距县城13公里。镇政府驻地板桥,明代,此地建有木桥一座。清代设有税卡。旧街建于台地沟渠堡内,有南、北二堡门。民国时期,为区辖乡地。……。 |
西华池,古名金柜镇。西汉置略畔道,隋、唐、后周先后为乐蟠县治。宋熙宁四年4年改为西华池寨。因诚头南头有一涝池 ,旱不枯,涝不溢,故名西华池。 西华池镇地处合水县城,相传宋时城南沟掌有一湫,水清位高,荷花盛开,景色华丽而得名华池,又因境内已有东华池,故名西华池。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13093户41374人,其中农业人口5730户23524人,总土地面积128.5平方公……。 |
何家畔,因境内何家畔村系交通要道,并设有集市,故取名为何家畔。 何家畔乡位于合水县西南部,距县城39公里,东隔马莲河畔与合水县吉岘乡相邻,南与宁县瓦斜乡接壤,西靠西峰区什社乡、温泉乡,北接庆城县赤城乡。境内多平塬,少山川,沟壑纵横。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3743户17040口人 (其中农业人口16779人),总土地面积14.9万亩,耕地3.8万亩、林地51615亩(退耕还林地13035……。 |
店子乡位于合水县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4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0693人,2280户。行政区划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9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6291.16吨;现有果园面积1.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9元。有机关单位10个,学校5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所,个体工商户1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 |
肖咀乡地处合水县南部,山、川、塬皆有,罗段公路纵贯全境。全乡辖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3517户,14520人,人均纯收入4473元,总土地面积77.7平方公里(折合116550亩),其中耕地面积3.54万亩。全乡现有乡干部59人,村干部23人。相继荣获“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乡镇”、“合水县平安乡镇”、“合水县劳务大乡”、“合水县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远近闻名的翠峰山上有……。 |
段家集,以当地段姓集居,故名段家集。 段家集乡位于合水县东南部,面积76.4平方公里,合段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6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2914户12318人,耕地面积3.2万亩,人均2.6亩。2010年,段家集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文明乡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抓项目夯基础,抓调整提质量,抓民生促和谐,抓班子带队伍”为重点,……。 |
吉岘,曾称“集贤”镇,亦称吉。因乡北二里处筑有一土岘,故称吉岘。吉岘乡位于合水县南部,距县城10公里,素有合水“南大门”之称。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582户14978人,土地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726亩,林地面积60727.2亩,森林覆盖率54%,地形以塬为主,山、川兼有,农业基础相对较好,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等。吉岘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