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贵港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贵港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原属县级贵港市辖地。

1995年县级贵港市撤销,析置港北区,属地级贵港市。

2003年划覃塘、东龙、三里、黄练、石卡、五里6镇和古樟、振南、山北、蒙公、大岭5乡另置覃塘区。

原属县级贵港市辖地。

1995年县级贵港市撤销,析置港南区,属地级贵港市。

民国二十二年(1933)设覃塘区,属贵县。

1950年为贵县第三区。

1955年复称覃塘区。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改镇。

1988年属贵港市(县级)。

1996年设立覃塘管理区。

2003年3月析置覃塘区,辖覃塘、东龙、三里、黄练、石卡、五里6镇和古樟、振南、山北、蒙公、大岭5乡,属贵港市。

2004年11月,振南、古樟2乡合并为樟木乡。

截至2022年,覃塘区下辖1个街道,7个镇,2个乡,分别是覃塘街道,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樟木镇,蒙公镇,山北乡,大岭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今平南县地属桂林郡。

西汉至三国时,先为南越国地,后属苍梧郡猛陵县和郁林郡阿林县地。

东晋升平五年(361)析猛陵县置武城县,县治今武林镇,属永平郡,为平南境内最早设置的县,后废,县地复属猛陵、阿林等县。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复置武城县,后改称武林县,属永平郡。

梁武林县曾改为武林侯国。

陈复称武林县。

隋仍属永平郡。

隋开皇十九年(599)增设隋建县,治今平南县大新镇大中村。

唐初废永平郡,改设藤州,武林、隋建2县属藤州。

唐贞观三年(629)置燕州,治所今武林镇,辖武林、隋建2县,增设泰川县。

贞观七年(633年)燕州治所移至宁凤县(今藤县地),并改称泰州;划武林、泰川入浔州;原燕州治所武林置龚州都督府,督理龚、浔、蒙、宾、澄、燕、藤7州;析武林县地置南平县,后改平南县,治所今平南镇。

天宝元年(742)龚州改称临江郡。

乾元元年(758)复称龚州,辖平南、武林、隋建、大同、阳川5县。

五代,平南先属楚,后属南汉。

宋开宝四年(971)武林、隋建、大同、阳川并入平南。

嘉祐二年(1057)武郎县并入平南县,仍属龚州。

政和元年(1111)龚州废,隶浔州;三年(1113)浔州复析出龚州,平南县随之改属龚州,为州治。

绍兴六年(1136)龚州复入浔州,平南县属浔州。

元朝,平南县属浔州路。

明朝,属浔州府。

清朝,仍属浔州府。

清咸丰六年(1856)大成军踞平南,改称武城县,属大成国辖地(今桂平)。

咸丰十一年(1861)武城县复称平南县。

民国二年(1913)属郁江道(治今苍梧);三年(1914)属苍梧道;十五年(1926)属梧州区(治今梧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属梧州专区。

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

1958年7月属玉林专区。

1971年属玉林地区。

1995年10月属贵港市。

秦代属桂林郡地。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始建桂平县,隶属桂平郡。

唐代置二州(浔州、绣州)九县(后并为六县)。

属岭南道。

宋代境内浔、绣二州各县合并为桂平县,隶属广西南路浔州。

元代桂平属浔州路。

明代属浔州府。

明政府为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在县境内分置武靖州。

清初裁去武靖州,其辖地复并桂平县,属浔州府。

民国时期县辖地不变,先属苍梧道,后属梧州区。

1949年后先后隶属梧州、容县、玉林专(地)区。

1994年5月撤桂平县,设桂平市,仍属玉林地区。

1996年1月由贵港市代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