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高县文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高县文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新胜农业社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农业社名为名。解放后,归云山乡管辖;1958年11月合建怀远公社,归云山管理区管辖;1961年8月撤怀远公社,归云山公社管辖;1978年3月合建云山公社,归云山片区管辖;1980年4月复置云山公社,归云山公社管辖,称新胜大队;1984年复乡,归云山乡管辖,称新胜村;1992年10月建制划调整,归文江镇管辖。

自得名沿用至今。

新胜村距文江政府13公里,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234人,耕地,1108.99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123户,329人,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为主,分别为:蚕桑,茶叶,粮食、生猪为主。

黄泥村位于文江镇南部,距县城30公里、距文江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海拔600m~700m,属低山丘陵型地型地貌,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1亩,其中田524亩,土447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272户,人口1078人。文趱公路是进出村的交通要道。现有山坪塘6口、蓄水池34口。村有常职干部4人,第一书记1人,党员16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9615.57 元。 村内村民有养殖生猪、鸡、鸭,种植水稻、玉米、林竹、水果的传统种养殖习惯。其中粮食总播种面积800亩,总产量320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90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2亩,其中蚕桑种植面积50亩,发蚕种量(大纸)200张,蚕桑产值43万元。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4头;猪年末存栏数300头,年内出栏数500头;小家(畜)禽年末存栏数800只,年内出栏数1000只。村党支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以全域党建示范引领,建立“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电商平台+农户”发展模式,培养农村经济人和新型农民,建立电商平台、便民超市,发展现代蚕桑、茶叶、生猪、家禽养殖、林竹、中药材种植,实现助农大幅增收。

腾龙村位于高县文江镇东北方向,离文江镇12公里,珙县县城13公里,高县县城1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14平方公里,所辖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8户,农业人口3217人,(另有失地农民农转非人员758人,长期生活居住在我村)其中有贫困户121户,贫困人口330人,有低保户76户,132人。有农村正式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6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份子2人;培育后备干部2人。有金筠铁路和叙高公路S309省道穿越本村。有专业合作社7个;养殖大户4户,其中养牛1户,养猪2户,养鸡1户。垂钓鱼塘2口;退耕还林2448亩,耕地774亩,农田321亩。活动阵地1座200平方米,山坪塘1口,提灌站1座,沟渠堰10公里,人饮供水站2座,人饮供水管网14公里,村级公路12公里。

此名寓意同心协力,共创美好生活,故名。解放后,归腾龙乡管辖;1958年11月合建怀远公社,归腾龙管理区管辖;1961年8月撤怀远公社,归腾龙公社管辖;1978年3月撤区并社后,归怀远公社腾龙片区管辖;1980月4月复置腾龙公社,称同心大队;1984年改乡,称同心村;2005年9月撤乡并镇,归文江镇管辖。

自得名沿用至今。

同心村位于文江镇以南,幅员面积4.62平方米,距镇政府3公里,耕地754.2亩,8个村民组,1889人,党员32人,建卡贫困户74户,199人,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分别为:甘蔗、李子、桂圆。

凉风村位于高县文江镇东北面,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田土面积920亩、林地1675亩。核桃种植750余亩,中药材钩藤等700余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毗连艿村、楠木村、芙蓉村、得狼村、石塔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583户,人口1761人,党员33人, 其中两名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人,低保43户,64人。2014年确定贫困户为78户,142人,贫困发生率为17.89%,2015年精准识别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182人,经动态调整后现在78户174人。2015年脱贫61户150人,目前仅有19户3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86%。

石塔村位于文江镇老城区以东,距离文江镇4公里,全村 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0亩(田45亩,地 405亩)人均耕地0、46亩,林地1008亩。东与籁笏村相连,西与先锋村相邻,南与桂花村相接,北与凉风村相望,怀得公 路穿村而过。全村辖7个村名小组,总户数332户,人口 978人。党员24人, 其中预备党员0个,入党积极分子3人,低保20户,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51户,109人,贫困发 生率为11.1%。2014年脱贫32户77人,目前未脱贫仅有19户32人未,贫困发生率降至3.3%。现有村卫生站1个,村级水 泥路3.1公里,人均纯收入13150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近 300人。

楠木村位于高县文江镇东面,东与芙蓉村相连,西与凉风村相邻,南与籁勿村相接,北与得狼村相望,距文江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六个村民小组,267户,853人;共有党员20人,建卡户65户188人,帮扶单位3个,共15人,分别是县矿检站10人,师范幼儿园教师3人,文江镇人民政府2人;2015年已脱贫17户,2016年未脱贫49户,低保户12户23人;残疾人44人,留守儿童27人,少数民族97人,妇女300人。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地为铺,有耕地面积504亩,其中田165亩,土338亩,林地884.6亩。2016年人均平均收入4650元,通宽带的是3个村民小组。

芙蓉村位于高县文江镇东南面,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0亩,林地7537亩。东与珙县芙蓉村相连,西与楠木村相邻,南与棕树相接,北与得狼村相连,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516户,人口2016人,党员31人, 其中1名预备党员,低保户42户,61人。现有贫困户为87户,210人,今年预脱贫户46户,123人,未脱贫户31户87人。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分别以粮食、生猪、核桃、竹子为主。

得狼村位于文江镇以东十二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625户,2251人,全村林地面积65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2426.8亩),现全村经济以村内就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特色种养殖为辅。现有共产党员35名,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份子 1 名。 村“两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建引领、依法治村、民主管村、产业富村”的思路,科学规划“一心三带”党建示范建设方案,谋划走“特色生态种养殖业发展’的路子。现初步形成以高县川丰农林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国内口味最好的高品质蜂糖李为代表,涉及碾子头、田榜上、桑树榜、三合头、桃子坪等组的特色经果林产业带;以高县东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四川省藏香猪繁养基地,存栏1000多头)为龙头,涉及石梯岩、石炭湾、黄桷树、大埂上、干沟湾等组的特色生态养殖示范带。 村“两委”正带领“勤劳、团结、奋进”的得狼人民,围绕精准党建“四好”目标,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标准,紧扣精准扶贫任务,实干、担当,为建设幸福美丽得狼而不懈努力!。

花庄村位于高县文江镇东南面,幅员面积8 .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73亩(田531亩,地3642亩)林地8535亩。东与珙县恒丰乡相连,西与长田村村相邻,南与趱滩乡相接,北与珙县田坝村相望,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617户,人口2255人,党员29人, 其中1名预备党员,低保户44户,66人。现有贫困户为104户,292人,今年预脱贫户19户,64人,未脱贫户12户34人。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分别以粮食、生猪、黄栀子为主。

腾然村位于尖峰山足下,距文江镇20公里,东与花庄村交界,南界与西界与趱滩乡的光明村、龙汪村相邻,北至黄草坪。幅员面积5.8公里,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土壤结构呈微酸性,适宜茶叶生长,茶叶产业初具规模。腾然村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1321人,劳动力资源803人,村民收入以茶产业为主,劳务、养殖为辅。耕地面积1320亩:其中田450亩,土870亩。村常职干部3人,有党员26人,建卡贫困户52户141人。2017年人均纯收入9700元。村内建成村组公路26公里。其中已硬化10.5公里,交通路网基本形成。现有山坪塘3口,沟渠3500米,蓄水12口(100立方)。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