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都匀市沙包堡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都匀市沙包堡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该地名来源于都匀老八景之“七星山”,故名七星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居(家)撤并整合组建的七星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8月31日在原辖区增设红星社区。

七星社区位于沙包堡办事处中心,总面积5.8平方公里,北抵小罗新村,南抵银河路马踏飞燕,东抵115厂,西抵清泰坡车站,辖区总户数3710户,总人数8721人。适合居民居住休闲。

--人口总数:8721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8721人

--行政区面积:5.8平方公里

谢官冲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与四个村的村民普遍交叉居住,面积6.1平方公里,东抵黔桂铁路,南抵都匀市原玻璃厂,西抵都匀市殡仪馆,北抵木表小河(剑江村8组),辖区居民1600户,5069人,10个居民小区,23个驻区单位,其中州级单位9个,市级单位7个,股份制企业3个,私营企业4个。本辖区剑水村失地农民470户,1409人,农转非1105人;剑江村失地农民773户,2318人,农转非66人;西园村失地农民188户,797人(农转非人数不明);黄英村失地农民30户,100人(农转非人数不明)。辖区居住人口总计3061户,10864人。社区党员约300人,社区直管党员41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5人。

虹桥社区于2007年12月28日由原渡船堡居民委员会重组,于2008年3月成立社区党支部,位于原都匀市经济开发区院内。

社区北抵清水湾、东抵剑江河、南抵雷钵寨、西抵黔桂铁路。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区单位51个;居民生活小区65个;常住人口6623户、21272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

社区“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其中2人交叉任职);设支部书记1人,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1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1人。社区委员1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

社区内有:菜场1个;医院1所;银行:7家;幼儿园:8所;星级酒店4所;本市最高星级四级酒店有3所;其中2所位于本社区,分别是贵侯苑商务大酒店和伯爵花园酒店。

龙昌社区位于市北区域,总面积为7.3平方公里,总户数为:1742户,总人口数为:4452人,其中社区支部党员11人,有企事业单位17个,与4个村交结,东抵洛邦镇,西抵甘塘镇,南抵迎恩村,北抵杨柳街、麻江县。社区范围内居民聚集居住的地方设有:医院、聋哑儿童学校、幼儿园、邮政代办服务点、小型超市等等。且空气较为清新,水源丰富,是市民居住的好地方,也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观澜轩社区地处都匀经济开发区,东抵七星城,南抵电信大楼,西抵州委办公区,北抵马踏飞燕。社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总户数:960户,总人数:11076人,11个居民小区,辖区内包含黄英村七个小组2800人,征地失地农民转居民250人。辖区单位有:高等院校1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学1所(都匀市第十中学)、小学1所(黄英小学)、黔南州体育馆等30余家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适合居民居住、娱乐休闲。

黄丰村属城乡结合部,全村共1110户4776人,是布依族占87%的村寨,全村共有党员128人,耕地1106亩,劳动力705人,2004年人均收入达2700元。村支两委成立很快了创建黄丰“文明生态小康村”领导小组,制定了黄丰“文明生态小康村”实施方案。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把创建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村民自治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主抓饮水工程,抓产业结构调整,抓沼气池建设,抓道路硬化,抓文明卫生秩序,举办群众兴趣浓、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发展特色经济,抓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方面:主要种植反季节草莓、大棚蔬菜、规范性茶叶等;养殖业方面主要扩大“牛品改”养殖,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治理“五乱”,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放、粪水乱淌”的现象,革除生活陋习,以“改水”为切入点,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对“星级文明户”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群众的素质。

意为村委会驻茶园自然寨,因自然寨因昔日茶树多。2004年撤销陆家寨、黑龙寨村,重新组建茶园村。

茶园村坐落在沙包堡办事处剑江河的西面,都匀市北郊,东邻龙江村,南近剑江村、西靠甘塘镇、北与杨柳街镇接壤。辖8个组,812户3196人,一所小学,面积25平方公里,通电率100%。通水率99.4%。村内地幅辽阔,民风淳朴,潜在着丰富的种养殖开发能源。

龙江村地处都匀市北郊,位于贵新高速公路都匀北出口,距市中心8公里;距办事处2公里,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住户548户,人口2015人。党总支部下设老年,种养殖,个体经商3个支部,有0正式党员69人;预备党员3人。实有耕地60于亩;宜林荒山13350亩;经果林270于亩;养猪合作社1个,大中型企业6个,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88万元。龙江村是一个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合农;工;商贸;种养殖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
该地名来源于原迎恩公社名得名。初期归星阁乡第1村,1956年归迎恩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归迎恩公社为迎恩大队,1959年归迎恩管理区迎恩连,1962年复名,1984年更名沙包堡镇迎恩村民委员会。

2003年归沙包堡街道辖。

迎恩村地处都匀市北工区,沙包堡办事处所在地,现村耕地面积150亩,十个村民组,827户,总人口2850人,总劳力1458人,聚汉、苗、水、瑶、布依等民族。迎恩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第二、三产业。现有个体企业148个,初步形成了农工商的发展格局。

黄莺村靠天时、地利、人和,党的富民政策、科技兴农、招商引资由起步到腾飞。目前黄莺村土地逐渐被征,村民主要靠剩下不多的土地耕种和发展二、三产业。

--人口总数:2841人农业人口:2653人非农业人口:188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仫佬族、水族、侗族发展口号:发展集体经济、构造和谐社会

沙包堡办事处建水村位于原都匀市经济开发区,村面积1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919户,3416人,61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级干部4名,田、土117亩。

剑水村从分利用地处原开发区的优势,积极探索创造村级经济累计之路。村支两委经过多次努力,投资171万元修建了价值300万元的村办公大楼,现每年租金就达11万元,不仅解决了村办公场地,还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剑水村还通过对集体资产的清理、收购、整理出租场地、兴办出租砂石厂、修车厂、洗车场、13个门面出租、果树场出租等方式,年租金就达30万元,使村级固定资产达到了800万元。另外,村支两委还积极为村民创造了就业之路。在村里的引导下,建水村群众通过了经商、运输、建筑、饮食加工、房屋出租及外出务工等,增加了收入,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剑江村地处都匀市中心西北面,村委会距市政府5公里,辖区范围两平方公里,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贵新公路、黔贵铁路从剑江村横穿而过,绿茵河、木表河、剑江河三面环绕着剑江村,开发区三纵九横五出口城道路在剑江村境内有起点、终点两处,公路四条,全村8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寨,共有农户539户,人口2239人,劳动力1343人,现有土地面积600余亩。

村民主要以种养为主,市委“185”工程在剑江村实施,养殖小区已修建完毕。利用剑江村地理优势发展二、三产业,现开办有合资砂石场3个,水泥砖厂1个,现共有固定资产40万元。有8个党小组,69名正式党员,老龄党员占30%。产业结构调查正在进一步扩大,全村已突显了“三通”优势实惠群众。剑江村地理位置东抵剑江河,南抵水泥厂,西抵绿茵河,北抵尖山坡。是一个发展休闲、娱乐、开办农家乐的好地方。辖区内有小学、中学各一个,国营企业5个,带动了剑江村多方发展各种运输业、种、养、殖业、服务业、加工业等蓬勃发展,形成了农、工、贸一条龙发展服务体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壮大了集体经济,为进一步实现小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