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淳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淳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古属长乐乡。

1921年称屏山里。

1935年设屏山乡。

1936年屏山、秋源、圭川3乡合并为屏源乡。

1950年为屏门乡、秋源乡、齐坑乡;1956年3个乡合并为秋源乡;1958年为临岐公社屏门管理区;1961年分社屏门公社;1962年分为秋源、齐坑、屏门3个公社;1984年恢复乡建制;1992年5月撤扩并,屏门乡、秋源乡、齐坑乡三乡合并建立新的屏门乡。

自南宋绍兴元年(1131)至今,一直属于淳安县。

瑶山乡俗称九都源,古属长乐乡。

民国时期设瑶山乡,隶属临岐镇。

1934年设九都乡。

1936年并入临岐镇。

1940年复置瑶山乡。

1950为瑶山、琅洞二乡;1958年瑶山、琅洞二乡合并组建为瑶山公社;1959年为临岐公社瑶山管理区;1961年恢复瑶山公社;1984年恢复乡(镇)村建制,分设瑶山、琅洞二乡,1992年5月撤扩并后,琅洞乡和瑶山乡合并建立为新的瑶山乡。

宋至明清末属长乐乡:1936年为王阜乡;1956年管家乡并入王阜乡;1958年属唐村公社王阜管理区;1961年从唐村公社分出仍名王阜公社;1969年严家公社并入;1970年严家公社又分出;1979年公社迁至郑中。

1982年12月21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从严家公社划出马山等四个大队和原王阜公社七个大队合并,仍以王阜为名组建公社,驻地迁至王村埠,1984年恢复乡(镇)村建制,称王阜乡;1992年撤扩并后,郑中乡并入,仍名王阜乡,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严家乡与王阜乡合并仍称王阜乡。

清代至民国时期属梓桐乡云源里,后期为云源乡;建国初仍称云源乡;1950年7月为宋村乡、松崖乡。

1956年2乡合并为松崖乡;1958年为松崖公社;1959年与金峰乡合并成新的松崖公社。

1960年属安峰公社改为松崖管理区;1961年分社宋村公社;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称宋村乡。

1995年政府驻地从宋村迁至云港口村,乡名沿用至今。

秦代(前221至前201)属鄣郡;唐代(618至907)属睦州青溪县;南宋(1127至1279)属严州淳安县;明清时属梓桐乡;1936年属三源乡;1950年三源乡分为南村、赋置、鸠坑3乡;1956年,南村、赋置2乡合并成立南赋乡,鸠坑乡保留原建制;1958年,南赋、鸠坑、里桐、中桐、外桐5乡合并组建东风公社,后改称梓桐公社,南赋、鸠坑为管理区;1961年,梓桐公社撤销,南赋、鸠坑分设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2001年8月,南赋、鸠坑两乡合并为鸠坑乡,驻地原南赋乡政府中联村。

明代本辖区属十五都、十六都;清雍正六年为振鹭乡和秉义乡的一部分;民国时期属新安乡和芹岭乡;建国初建乡政权时为浪山乡、芹川乡、七堡乡;1956年撤芹川乡、七堡乡、浪山乡合并为浪川乡;1958年浪川、双源两乡合并组建为浪川公社;1958年属郭村公社浪川管理区;1961年恢复浪川、双源二公社建制;1984年全县政社分社后,恢复乡、(镇)村建制,称浪川乡、双源乡;1992年撤扩并后,浪川、双源两乡合并,仍称浪川乡。

1728年属于永平乡,1936年为东亭乡,1950年为东亭、康源、界首、松源5乡,1956年4乡合并组建东亭乡,1958年属东亭公社。

1959年将原遂安县的严家等9个大队和原淳安县的桐子坞等到4个大队划入青溪公社,其余18个大队仍属东亭公社。

1964年规模调整,又将其13个大队从青溪公社分出成立桐子坞公社,调整为桐子坞、东亭公社。

1984年恢复乡体制,改称桐子坞、东亭两乡。

2001年,桐子坞、东亭两乡合并组建界首乡。

明属于凤林乡,清雍正六年属保和、奉贤二乡;1945年为安阳乡;建国初分为安阳、三台、桐川3个乡;1956年上梧、山下、安阳、三合、桐川5乡合并为安阳乡;1958年设安阳公社;1961年从大墅公社分出建立桐川公社、上梧公社、凤山公社;1965年桐川、上梧2公社划归为安阳公社,以驻地安阳自然镇得名;1982年分社为安阳、上梧2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建制,1992年撤扩并后,安阳和上梧两乡合并为安阳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