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场社区区位于广顺镇东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26.4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玉带河等。
社区有27个村民小组,共有1297户5188人。全社区耕地面积8712亩,以种植烤烟、大米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多,其中小(2)水库1座,小山塘6座,引水工程2处,提灌站4处,河提长1.2公里。
|
北场社区位于广顺镇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21.3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玉带河等。
社区共有21个村民小组,共有1549户6194人。全社区耕地面积7029亩,以种植烤烟、大米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多,其中小(2)型以下提灌站4座,引水工程1处,河堤共计长3.5公里。 |
广农社区位于广顺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25人,非农业人口268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7495亩,田4497亩,土2998亩,林地面积2136亩。2010年广农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100元,全村现有党员10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3名,高中以下文化7名。
广农社区原先规属广农监狱管理,由于广农监狱实行体制改革,对“监企”和“监社”进行分开,根据省、州、县有关精神,决定把原广农监狱居民委员会民众划归广顺镇人民政府管辖。 |
来远村位于广顺镇西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18.5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村内有15个村民小组,共有996户3982人。全村耕地面积6105亩,以种植烤烟、大米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众多,其中水库小(1)型2座、小(2)型1座,山塘1座,提灌站4座,引水个1处。
|
石洞村位于广顺镇西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30.7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村有22个村民小组,共有1069户4275人。全村耕地面积10131亩,以种植烤烟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多,其中山塘2座,提灌站1座,引水工程5处。
|
四寨村位于广顺镇东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20.5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村有18个村民小组,共有946户3784人。全村耕地面积6765亩,以种植烤烟、大米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多,其中水库小(1)型1座、小(2)型1座,山塘3座,提灌站4座,引水工程1处。
|
石板村位于广顺镇东南部,全村总土地面积22.4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植被以灌丛和萌生矮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村有29个村民小组,共有886户3544人。全村耕地面积7392亩,以种植烤烟为主要经济来源。
境内水利工程多,其中山塘3座,引水工程1处。
--人口总数:3544人农业人口:3519人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发展口号: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所辖村:新云,关地,石板等 |
马路村民搬迁至此时有曹、叶、方、陈、周五姓人氏,五姓人共同向董家买此地盘开设场坝,并修建马路一条,给赶集人方便,从此取名马路场。1988年设置马路村村民委员会,属马路乡管辖;2014年2月14日,属广顺镇管辖。 马路村位于马路乡东北部,是马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9个自然寨子,852户,共3741人,耕地面积364公顷,其中田179公顷,土185公顷。
|
青山村位于马路乡西北部,共有1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子,771户共3511人,耕地面积458公顷。
--人口总数:3511人农业人口:3197人非农业人口:314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14个村民小组生产总值:1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玉米,烤烟名特产品:腊肉,霉豆腐,土香肠,花酒办公所在地:青山寨子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
高堡村位于马路乡东南部,距乡政府约1.5公里,由原来的田旗村和高堡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7个自然寨子,共19个村民小组,2010年底全村共有859户4046人,现有耕地836公顷,其中水田294公顷,旱地542公顷。高堡村土壤肥沃,有座落在石燕河大坡的小(一)型水库石燕河和王二山的小(二)型花寨水库以及各类大小山塘,水源丰富,是全乡种植烤烟和大米的大村。 |
花红村位于马路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之遥,由原来的下坝村、新场村、花红村合并而成,西北与安顺接壤,南邻新寨乡,是马路乡最边远最大的村。2010年底,全村共有20个自然村寨,26个村民组,901户,总人口4263人。现有耕地1040公顷,其中水田335公顷,旱地705公顷,全村60%寨子已通自来水,除了马鞍山组没有通组路外,其他各组均有通组路,交通条件较差。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3126元。
|
核子村位于凯佐乡的西部,全村辖11个村民组,共756户,3462人。
--人口总数:3462人农业人口:3447人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尧组,上总组,核子组,麻线河组,花边组等生产总值:4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香米,经果林,特色养殖(鸭子)名特产品:鸭子办公所在地:核子村核子组
|
朝摆村位于凯佐乡的西南面,全村发种植业为主,现有人口2702人,共578户。
--人口总数:2702人农业人口:2667人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朝摆一组,朝摆二组,翁井组,葫芦组,阴沟组,稍寨组,麦瓦组生产总值:4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香米,经果林,特色养殖名特产品:谷子办公所在地:朝摆村朝摆一组
|
硐口村位于凯佐乡的东部,辖19个村民组,共916户,3952人。
--人口总数:3952人农业人口:3887人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冗村组,凯佐场,凯佐一组,凯佐二组,凯佐三组,高山组等19组生产总值: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香米,经果林,特色养殖名特产品:谷子,经果林办公所在地:凯佐乡硐口村凯佐堡
|
因历史上逢鼠日在此赶场,故而得名“鼠场”。1988年设置鼠场村村民委员会,属新寨乡管辖;2014年2月14日,属广顺镇管辖。 鼠场村在新寨乡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61.5亩,有荒山6500亩,森林5600亩;退耕还林面积5260亩。全村15个村民小组,582户,有总人口225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