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永泰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永泰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永埠乡第一至四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永泰乡第一至四农会。

1955年先后成立富家母、车埠等10个初级社。

1956年合并为平埠高级社。

1958年为洋湖公社车埠大队。

1961年后为永泰公社车埠大队。

1968年又并为洋湖公社车埠大队。

1975年又复原为永泰公社车埠大队。

1984年改称车埠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永埠乡第四、五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车埠乡永泰农会。

合作化至公社化时,由车埠高级社转为大观大队。

1975年曾并为永泰大队。

1980年复称大观大队。

先后属洋湖、永泰公社。

1984年改称大观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永埠第六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六区孔埠乡农会。

1956年撤区并乡为永泰乡上阳、下阳中队。

1961年为永太公社向阳大队。

1968年扩社并队,并入洋湖公社向阳大队。

1975年分开,成立永太公社洋塘大队。

1984年改称洋塘村委会。

2013年村委会迁入105国道旁现址办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永埠乡第七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永埠乡第七农会。

合作化时为永埠乡石岗高级社。

公社化后属洋湖公社石岗大队。

1968年并入洋湖公社向阳大队。

1974年分开,为石岗大队。

1984年改称石岗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永埠乡第八、九、十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洋湖区孔埠乡第八、九、十农会。

合作化时为孔埠高级社。

1958年为洋湖公社孔埠大队。

1961年后属洋湖、永泰公社。

1979年将孔埠大队划分为孔埠、灌溪两大队。

1984年改称孔埠村民委员会。

2002年孔埠和灌山两村委合并为孔灌村委会。

2005年重新分为孔埠村民委员会和灌山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永埠乡第五保和第七保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第六区永埠乡。

合作化至公社时由大塘高级社转为大塘大队,属洋湖公社。

1961年后先后属洋湖、永泰公社。

1984年改称大塘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清江县永埠乡第一至四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六区车埠乡第一至四农会。

合作化时,为永泰高级社。

1958年为洋湖公社永泰大队。

1961年为永泰公社所辖。

1968年又划入洋湖公社。

1975年复属永泰公社。

1984年改称永泰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孔埠乡第八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孔埠乡第八农会。

合作化时,为洋湖、孔埠二个高级社。

公社化时,为洋湖公社孔埠大队。

1972年为永泰公社孔埠大队。

1979年改灌溪大队。

1982年以境内片村名“灌山头”前两字改灌山大队。

1984年更名灌山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亲睦乡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洋湖乡。

合作化至公社化时,由双溪高级社转为双塘大队,隶属洋湖公社。

1961年为永泰公社官湖大队。

1968年为洋湖公社双溪大队。

1975年复属永泰公社,仍为官湖大队。

1984年改称为官湖村民委员会。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