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鄠邑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鄠邑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夏时名甘,为有扈氏国,夏启伐有扈氏于此,作《甘誓》。秦设亭,故名甘亭。 [详细]
  相传唐末晋王李克用居住在此,得地名御下,后谐音变为余下。 [详细]
  境内原有古迹玉蟾台(误蟾为蝉)而得名。 [详细]
  当地早年盛产竹得名五竹村,原镇人民政府驻五竹村,故名。 [详细]
  因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于此结庵修道而得名。 [详细]
  地处涝河东岸大路口,曾设店铺,因而得名。 [详细]
  明清此地原名渭曲,因地处渭河之滨,后取丰收之意而得名渭丰。 [详细]
  当地传河畔有甘泉,村镇以水得名。宋、元曾名甘泉镇,明、清因地处甘河西岸均称甘河镇。 [详细]
  原以蒋、夏姓得名蒋夏村,明末改为今名蒋村。因办事处驻蒋村而得名。 [详细]
  明弘治年间村中成一水井,水甚丰而得村名,因办事处驻石井村而得名。 [详细]
  夏代,鄠邑之地为“有扈国”。禹身后本应益继位,但其子启擅自继承王位。有扈不服,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统治。启发兵讨伐有扈,有扈战败被灭,标志着“家天下”的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夏王朝正式建立。 西汉初年,在有扈故地设“鄠县”,“鄠”乃“扈”之变体,“鄠”字生辟,而且专用。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