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新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新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茶场2000年前叫武宁县国营茶场,2001年改为武宁茶场,2012年3月根据武宁县政府抄报年精神成立社区居委会,更名为茶场社区居委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政建制是下南乡四十三都,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长仑乡第六保;20世纪50年代成立沙田初级社,后改为红星高级社;1958年成立黄塅人民公社,下辖沙田大队;1968年以月田合并为友谊大队;1972年拆队恢复沙田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沙田大队更名为沙田村民委员会,2002年窑塅村民委员会并入沙田村民委员会,定位沙田八组,属新宁镇;全村民委员会下辖九个村民小组,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长崙乡2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斜滩区月田乡,1955年成立月新、月坪初级社;1956年转为月田高级社;1958年成立黄塅公社月田大队;1968年并入沙田大队为友谊大队;1972年仍拆月田大队,1984年并机构改制,月田隶属黄塅乡,2003年9月,武宁县人民政府决定新宁镇、黄塅镇、严阳乡合并,称新宁镇;月田大队改为月田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严阳乡,称浏冲保,1956年前属洋港乡管辖,称为浏冲村民委员会,1957年至1958年属白鹤坪高级社,1961年为柳村大队,1963年与车园大队合并,称车园大队;1972年与东园拆开,复为柳村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改为柳村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长崙乡二保,和严阳乡3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长崙区斜滩乡;1954年成立长崙、夏柳、下塅、食糖四个初级社。

1956年进入明星高级社。

1958年转为柳山人民公社夏柳大队。

1961年设区分社,属月田区斜滩人民公社夏柳大队;1968年撤区并社属黄塅人民公社夏柳大队。

1984年黄塅公社转为黄塅乡,夏柳大队更名夏柳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2003年黄塅乡并入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严阳乡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长崙区斜滩乡。

1955年成立上塅、中塅两个初级社。

1950年进入光明高级社;1958年转入黄塅人民公社斜滩大队。

1961年设区分社,属月田区斜滩人民公社斜滩大队。

1968年撤区并社属黄塅人民公社斜滩大队。

1984年机构改革改为斜滩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2003年茗洲村民委员会第五、六村民小组并入斜滩村民委员会第四村民小组,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严阳乡4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月田乡一、二、三选区;1956年成立洋港、东源、球园三个初级社;1957年转为东园高级社;1958年柳山人民公社东园大队;1961年并入斜滩人民公社东园大队;1968年转为黄塅人民公社东园大队。

1969年与柳村民委员会大队合并,大队部设在田家塅;1972年又拆分为东园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改为东园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管辖,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下南乡四十三都,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改称长仑乡第八保和第六保中的两个甲,即文仲源、阳岗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成立岭洲初级社、案下初级社、文洋初级社;1958年岭洲初级社、案下初级社合并为胜利高级社,文洋初级社更名为红星高级社,分属胜利大队和沙田大队(1、2、3队);1968年沙田大队1、2、3队划出成立东方红林场,其余5个队并入友谊大队;1971年因柘林水库库区移民搬迁,由原黄塅公社的胜利大队的9个村民委员会名居住地(罗家、温家、山头源、林家、温家、墈下塅、岭上李家、何家、大岗上)、东方红林场3个居民点(阳岗坪、万家垅、箭枪排、中、下文仲源),当时合并组成新的胜利大队,1984年恢复乡村民委员会建制,以地名黄土塅更名为黄塅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政建制为下南乡第四十二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斜滩区长仑乡,1954年成立初级社后转为高级社,1956年-1961年与夏柳村民委员会合并,属长仑乡管辖,1962年划入石渡区兰田公社渡头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渡头大队改称渡头村民委员会,属石渡乡,1997年划入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建国前行政区划武宁县严阳乡四十三都,1930年改为严阳乡第三保,1950年改为斜滩区长仑乡白鹤坪村民委员会,1953年改为白鹤坪初级社,1959年成立白鹤坪国营茶场,1965年划入武宁共大管辖,1967年成为白鹤坪农业大队,1984年由国营茶场农业大队改制为国营茶场宋家村民委员会,1999年3月县政府决定国营茶场改革,宋家村民委员会划归黄塅镇管辖,2003年9月撤乡并镇时改为宋家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同时将原有黄塅镇茗州村民委员会1、2、3、4组并入宋家村民委员会,地名沿名至今。

1949年前属长仑区严阳乡管辖,1949年5月起属长仑区斜滩乡管辖,1954年成立花棚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花棚属黄塅公社管辖,设立花棚大队,1980年根据上级批准,花棚大队分拆为花棚和茶梓坪两个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花棚大队改为花棚村民委员会,1996年南市乡成立,花棚村民委员会、茶梓坪村民委员会划入南市乡管辖,2003年撤乡并镇,南市乡撤销,花棚村民委员会和茶梓坪村民委员会合并一个村民委员会称花棚村民委员会,划入新宁镇管辖,地名沿名至今。

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委员会属长仑乡第三保,1950年此辖区分为三个初级社:西湾社、港南社、磨湾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辖区被命名为黄塅乡人民公社东升大队,1971年成为良种场东升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成为农科所竹湾村民委员会,1996年成为竹湾村民委员会,属南市乡,2003年南市与黄塅合并,民委员会成为竹湾村民委员会委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政建制四十四都,在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斜滩乡石坪保,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石坪初级社,高级社,1984年机构改革,即为石坪村民委员会,2003年划入新宁镇管辖,2005年与西良村民委员会合并,仍为石坪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下南乡45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立了三个初级合作社和晶华高级社,1958年与严阳垦殖场合并受严阳垦殖场领导,1961年后属月田区严阳公社东坑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成立严阳乡东坑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属严阳乡;2003年机构撤并划归新宁镇管辖,地名沿名至今。

烟溪村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政建制为南乡四十四都,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严阳初级社和高级社,严阳垦殖场期间属宝源大队,曹岭、大寺里、登家属三明大队,1961年合并改为严阳人民公社,烟溪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改为烟溪村民委员会委会,属严阳乡,2003年撤乡并镇为烟溪村民委员会,属新宁镇,地名沿名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