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团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团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团风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明洪武初年,团风为镇。

1949年,属黄冈县第一区。

1959年,改为团风公社。

1976年,改为团风镇。

春秋时期,淋山河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49年,属黄冈县第四区。

1952年,改为淋山河区。

1958年,设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淋山河人民公社。

1987年,设淋山河镇。

解放前,方高坪属第一区署。

解放初属团风区。

1951年为第七区,1952年更名为方高坪区。

1955年划属白潭湖蓄洪垦殖区,1956年划属淋山河区。

1957年设立方高坪指导组。

1958年属团风公社,1961年属团风区。

1975年撤区并社时,原团风区的宋墙、响水、方高坪3个公社合并为方高坪公社。

1984年改方高坪区,1987年改方高坪镇。

春秋时期,回龙山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49年,分属黄冈县第三、第四区。

1950年,更名沙河图区。

1952年,为回龙山区。

1958年,更名为铁流公社。

1959年,为回龙山公社。

1984年,为回龙山区。

1987年,为回龙山镇。

春秋时期,马曹庙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49年,属黄冈县第一、第三区。

1951年,分属黄冈县五、六、七区。

1952年,分属回龙山、宋坳、方高坪区。

1975年,团风区的薛坳公社和总路咀的百福寺、马曹庙公社合并成立马曹庙公社。

1984年,改为马曹庙镇。

春秋时期,上巴河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49年,属黄冈县第三区。

1952年,更名上巴河区。

1958年,改为曙光公社,次年改为上巴河公社。

1984年,改为上巴河镇。

春秋时期,总路咀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49年,分属黄冈县第三、第五区。

1951年,属黄冈县第六区。

1952年,改为宋坳区。

1958年,改为红旗人民公社,次年改为总路咀公社。

1984年,改为总路咀区。

1987年,改为总路咀镇。

春秋时期,但店镇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51年,属黄冈县第十区。

1958年,改为和平人民公社,次年改为但店公社。

1984年3月,撤销但店公社、溢流河公社,重设但店区。

1987年,又改为但店镇、溢流河乡。

2001年,重新合并为但店镇。

春秋时期,贾庙乡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52年,改为贾庙区。

1958年,改为高峰公社。

1987年9月,贾庙区一分为二,成立贾庙、杜皮两乡。

春秋时期,杜皮乡境域属楚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后,属黄冈县。

1952年,属贾庙区。

1987年9月,贾庙区撤区设乡时,从贾庙区划出设立。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