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石门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石门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于2004年设立石门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

1949年后至1957年称13区石门乡,初级社时曾为曙光社、永新社后两社合并为八一社,随之改为八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谢家滩公社称石门大队,1961年属石门街公社称石门大队,1968年属谢家滩公社称石门大队,1969年属石门街公社称石门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石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石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1952年属谢家滩区石门初级社,1957年建立高级社属八一高级社,1962年为石门街公社和平大队,1968年属谢家滩公社称石门大队,1969年属石门街公社属石门大队,1978年划为南门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南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南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石门乡,1955年合作社时分属四分社、永乡社、八一社。

1956年属第一、第七分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与全区合并为谢家滩公社称石门大队,1961年属石门街公社称石门大队,1968年合并时又属谢家滩公社称石门大队,1969年分社时属石门街公社称石门大队,1973年属石门街公社称北门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北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北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1955年属谢家滩区称河桥乡,1957年成立高级社属石门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金亭街大队,属谢家滩公社管理,1959年至1960年合并成石门大队,仍属谢家滩公社,1961年改称金亭大队,属石门街公社,1962年分大队时改称为新建大队,1968年属谢家滩公社,1969年至1973年称石门大队,属石门街公社,1974年起称金亭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金亭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金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

1949年后属谢家滩区新石乡,1957年转为鸳鸯高级社,1958年属谢家滩公社称新石大队,1962年后为石门街公社新石大队,1968年改为立新大队,属谢家滩公社管辖,1969年恢复原称新石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新石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新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1949年后至1956年属谢家滩区三联乡,1957年成立高级社称铁门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谢家滩公社枫树大队,1961年成立铁门公社时改为汉桥大队,1964年铁门公社与石门公社合并改称朝阳大队,1968年为谢家滩公社朝阳大队,1969年至1971年为石门街公社属铁门大队,1978年与铁门大队分开后恢复原称汉桥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汉桥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汉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1949年后属三联乡,1951年属铁门乡属红星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属谢家滩公社铁门大队。

1961年属石门街公社铁门大队。

1964年属东堡公社称铁门大队。

1968年撤区并社时属谢家滩公社称朝阳大队。

1969年属石门街公社称铁门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铁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铁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13区石门乡,1949年后至1957年属铁门乡、新石乡、三联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谢家滩公社新石、铁门大队,1962年分公社时,除祝庄、潘山、杨沟、英家、下湾五村属铁门公社外,其余属石门街公社管辖,1964年铁门公社撤销,改属石门街公社畬田大队,1968年撤区并社时,与畬田大队合称为联合大队,属谢家滩公社,1969年仍为联合大队,属石门街公社管辖,1972年又恢复原名段庄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段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段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油墩区油墩乡,1949年后属15区油东乡,1955年为油墩区湖滨初级社后转为同名高级社,1958年成立油墩公社为东山大队,1961年改属油墩区湖滨公社,1968年恢复油墩公社东山大队,1981年分为湖滨乡管,1984年改为湖滨乡东山村民委员会,2001年并入油墩街镇,仍称东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第十三区石门乡。

1949年后直至1957年均属谢家滩区东山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谢家滩公社东山大队。

1961年成立石门街公社称东山大队,1968年撤区并社属谢家滩公社东山大队。

1969年再变成立石门街公社仍称东山大队,1973年建立公社农科所,改称石门街公社农科所,1980从农科所分出成立徐墩大队,1984年属石门街乡称徐墩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石门街镇称徐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