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三都县大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三都县大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苕寨村坐落在丰乐镇西南部,与独山县相邻,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全村917人,面积7275亩,森林面积4860亩,田土2415亩,海拔在800米以上,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土质疏松常年雾气浓浓,方圆100公里内无环境污染,是种植优质茶叶的好地方。群众主要收入靠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

巴林村位于丰乐镇东面,距镇政府驻地4公理,东连大河,北连马场村,南连鼠场,西与新立隔河相望。巴林村有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46户,765人,劳动398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土地面积为2.56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281亩,人均耕地面积0.44亩,林地面积178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人均粮食350公斤。两个自然寨未通公路,已通自来水,通电,没有专门的村卫生室,有办公用房,通电话,但基础设施还比较差。全村海拔在480――51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良好,有利发展种、养殖业,群众以种养殖业、为主。
马场村位于丰乐镇东面,距镇政府驻地3.5公理,东连普安,北连平寨村,南连巴林村,西与沃屯村隔河相望。马场村有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207户,1033人,劳动力520人。全部为少数民族。总面积为4.31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509亩,人均耕地面积0.38亩,林地面积178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人均粮食360公斤。1个自然寨未通公路,已通自来水,通电,村党员活动室老旧,通电话,但基础设施还比较差。全村海拔在480――51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良好,有利发展种、养殖业,群众以种养殖业、为主。

蕊抹村位于三都县丰乐镇北面,距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48亩,山林120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87户,894人。海拔600-800米,土质和气候适中,适合种植杨梅、葡萄等经果林和优质高产洋芋、速生用材林等。

沃屯村位于丰乐镇南面,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沃屯村共有田560亩,土160亩,9个村民小组,308户,1589人,沃屯村党支部有党员28名。村内道路60%已硬化,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柑桔种植和反季节蔬菜栽培为特色。村内经济发展较快,曾被州级部门授予“小康村”称号,是丰乐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41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918元,人均粮食达350公斤,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增长。
尧基位于镇政府东北面,距丰乐镇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寨,236户,1093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布依族。全村耕地总面积600多亩,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

冗京村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丰乐镇东面,南面与平寨村相连,西面与交同村相连,北与巴若村相连,东与普安镇接壤,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冗京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112户598人。村在册土地面积为250亩,其中田180亩,土70亩,山林面积300亩。全村经济来源以种养业为主、林业为辅,有部分人外出打工。
凉山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面,距镇政府15公里,其东面与敖寨村接壤,西面连接新立村。海拔为1100—1300米之间,是较典型的高山村,全村在册土地320多亩,山林面积1300多亩,现有茶叶600多亩,气候凉爽常年有雾,比较适合茶叶的种植。
江叶村位于丰乐镇西南部,距三都县城3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海拔1200多米,地处高山边远、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江叶村7村民小组,206户,628人,现有耕地面积406亩,山林面积1900多亩,气候凉爽,森林茂盛,土质肥沃。
巴若村位于丰乐镇北面,距镇政府驻地0.5公理,东连冗京,北连交然村,南连平寨村,西与尧基村隔河相望。巴若村有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287户,1585人,非农业人口10人,劳动890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土地面积为4.75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619亩,人均耕地面积0.35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人均粮食370公斤。五个自然寨未通公路,已通自来水,通电,没有专门的村卫生室,有办公用房,通电话,但基础设施还比较差。全村海拔在480――12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良好,有利发展种、养殖业,群众以种养殖业、为主。
拉江村位于大河镇西北部,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甸土、和水稻土。植被以早菜、水稻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都柳江等。

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88户797人,其中劳动力448人,土地总面积5695.0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8.33亩,耕地总面积1517.4亩,人均耕地面积2.22亩,有林地4645.05亩,灌木林地140.1亩,宜林地145.8亩,退耕还林481.2亩;2010年番茄种植160亩、黄瓜20亩,早玉米20亩,辣椒50亩,洋芋100亩;人均纯收入达3657元,粮食总产量310吨,人均产食412(385)公斤,以种植早菜和二元母猪为主要经济来源。

交然村位于三都县丰乐镇北面,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连蕊抹村,南接尧基村,西靠高原村,北与都匀接壤,“三小”油路穿境而过,是都匀进入三都的北大门。全村主要民族为布依族和水族,辖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298户,总人口为1567人。全村耕地在册总面积480亩,其中田375亩,土105亩。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村民外出务工收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新江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260户,1251人,绝大部分为布依族。耕地总面积660亩。新江村地处高山,属于典型的高山贫困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殖业和种植业。

巴谢村位于丰乐镇政府西南面,距丰乐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寨,146户,549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布依族。全村耕地总面积430多亩,森林面积900多亩,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

联江村位于合江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离县城30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共203户,784人,劳动力358人,外出务工人员116人。现有耕地面积543.11亩,其中,田510.82亩,土32.29亩;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3斤,人均纯收入3461元,属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地理位置差,交通条件差,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是一个布依族文化底蕴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