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村地处大河镇中部,村民委员会驻大河镇红光村。下辖自然寨有民主,拉江,怀所,龙场。其管辖范围东至三合镇顺河村,南至大河镇大河村,西至丰乐社区新场村,北至龙场社区。总户数为1723户,总人口为7376人,民族有布依族、汉族。总面积为32.66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早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1,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3595442712。大河镇人民政府驻地,大河经济开发区375新城区发展地段。即将修建的大普高铁大道从本村境内经过。境内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深受省内外商客青睐,龙场大坝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185”工程示范基地。 |
大河村位于大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甸土、和水稻土。植被以早菜、水稻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都柳江等。
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共537户2294人,其中劳动力1368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3542.6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6.65亩,耕地总面积2735.1亩,人均耕地面积1.34亩,有林地4621.65亩,灌木林地187.95亩,无立木林地515.25亩,宜林地2045.85亩,退耕还林850.5亩,2010年番茄700亩、黄瓜150亩,早玉米50亩,辣椒100亩,洋芋2000亩,其它蔬菜750亩;以“早菜、二元母猪、脐橙”为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人均纯收入4066元,粮食总产量880吨,人均产食429(376)公斤。
|
合江村位于合江镇政府所在地,是三都县西北部的一个边界集贸重镇,是三都通往独山下广西的交通捷径,是三都西北部的肆鳌⒊盗鳌⑽锪鳌⑿畔⒘鳌⒆式鹆髦行摹H骞灿�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405户1394人,主要聚居有布依、水等少数民族。现有耕地面积564.24亩,其中,田468.24亩,土96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2010年人均粮食366公斤,人均纯收入3594元。合江村地势低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群众以发展种养业及个体经营为主,主要特色产业有早菜种植等。近年来,合江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实施科技兴农,全村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
巴佑村地处大河镇西部,村民委员会驻原胜利村。下辖自然寨有都江,麻城,太阳山,小拉街,巴佑,播定,大拉街,拉坝,拉炳,拉山林,塘岗,者龙,巴闹,文家,岩江,大田,姐令,拉懂,拉高,拉麻,纳六,三桥,怀号,曾家脑,岩江,纳介,石板脚,坝头,板友,半坡,上尧,交拥,仓边,拉角立。其管辖范围东至合江村,南至小河村,西至独山县米董村,北至独山县罗坪村。总户数为1570户,总人口为5934人,民族有水族、布依族、汉族、苗族。总面积为29.5平方千米。农业以茶叶,早熟蔬菜,桐油等为主,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传统种养业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3,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3885467468。该村享有“油桐之乡”的誉称。 |
小河村位于合江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海拔450米,气候温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230户1146人,主要聚居着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现有耕地面积625.81亩,其中,田537.81亩,土88亩;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28斤,人均纯收入2901元,属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特色产业有板栗种植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地理位置差,交通条件差,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 |
尧吕村
地处大河镇东南部,村民委员会驻尧吕寨。下辖自然寨有下甲岛、丙奇、白家、韦家、尧吕、干沟、尧瓦、中年、尧吕新村、上磨石、中磨石、下磨石、上甲岛。其管辖范围东邻安塘村,南至独山县农力村,西至合江村,北至大河村。总户数为896户,总人口为3921人,民族有水族、汉族。总面积为24.42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油菜等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1,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3765419897。辖区内有有尧吕小学一所,村卫生室一所,村级图书室。 |
仙桥村地处大河镇南部,村民委员会驻拥寨千米边。下辖自然寨有团鱼石、懂洪、中甲照、下甲照、上甲照、丙庚、关脚、懂显、棒寨、荣寨、冷水沟、侣火、银石、田坝、屯桥、建寨、新寨。其管辖范围东至尧吕村,南至独山县打香村、西至小河村,北至合江村。总户数为668户,总人口为2601人,民族有水族、布依族。总面积为10.08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早熟蔬菜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早熟蔬菜,柑桔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3,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5117858368。辖区有冷水沟水库,仙人桥,狮子桥古迹,屯桥有白岩湾自岩(山如虎削)两座,白岩飞瀑和清末时期为抵御侵入的石头围墙,都柳江上游穿境而过。千米有独山至三都从旁而过,距县城14千米。 |
丰乐村地处大河镇北部,村民委员会驻交同。下辖自然寨有巴若、拉高、坳上、冗江、下营、拉秧山、拉亮、巴念、冗点、麻晒、上院、水井湾、张家院、冗京大寨、马场街上、弄找、烟棚。其管辖范围东至燕高村,南至新场村,西至柳源村,北至柳源村。总户数为1315户,总人口为5662人,民族有布依族、水族、苗族。农业以茶叶,油菜、早熟蔬菜,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早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总面积为18.6千米,邮政编码为558102,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3885484396。丰乐村位于大河镇东南面,距政府驻地8千米,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甸土和水稻土。201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后由四个村组成,有原25个村组组成,总人口达到5662之多。有平寨小学,交同小学,农村信用社,等多处公共基础设施。 |
柳源村下辖自然寨有王家坪、雷家、干仗、拉楼、下寨、上寨、李家、刘家、下燕、冗阳、浪姐、尧基、江叶沟、新寨、余家沟、中燕、多底坡、平山脚、下百米庄、上百米庄、鸭寨、吴家、交然、冲口、王才、打明、弄八。其管辖范围东至丰乐村,南至新场村,西至和平村,北至普屯村。总户数为1340户,总人口为5686人,民族有水族、苗族、布依族、汉族。总面积为23.4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花生为主,经济来源以种植茶叶,水果,蔬菜,经济林木以及外出务工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2,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3885405607。辖区内有溶洞,河溪,山塘,山房庙,原生态树林等。 |
地处大河镇西北部,村民委员会驻原敖寨村。下辖自然寨有打号、交城、交线、老寨、李家屋基、陆家垴、毛家坡、门山、酿头、唐家垴、徐家湾、大桥头、岩盘、姚家、大石板、张家坡、银洞山、山口、凉伞、老余、楼梯寨、打尧、上偏坡、唐家、巴计、轿山、干田坳、凉公湾、早头、葫芦田、利凤、廖家、苕寨、郭家、利王、下偏坡、利龚、长田埂、相子坪、交松、吴家院、石家院、梅家、拉郎、马鞍山、红田、交赖、陈家湾、和平街上。其管辖范围东至新场村,南至红光村,西至独山县翁台乡甲乙村,北至柳源村。总户数为1467户,总人口为6357人,民族有布依族、水族总面积为34.97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茶叶,外出务工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3,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18798220940。
|
新场村由原来的新立村和鼠场村合并而成。
新场村位于丰乐镇南面,距镇政府3公里,新场村属中亚带气候,平均相对湿度为81%,无霜期270天,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该土地面积为690亩,其中田530亩,土160亩,共4个村民小组,245户,总人口1159人,全部为少数民族。新场村经济来源以种养业为主、林业为辅,2009年,人均纯收入为2902元,人均粮食为348公斤。是我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远销周边各地,品种主要有蕃茄、黄瓜、青椒甘蓝等。
鼠场位于丰乐镇南面,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产区。辖7个村民组3个自然寨,287户1251人,地势平坦,耕地面积686亩,其中田652亩土34亩,人均耕地0.54亩。新场村所在地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村内的鼠场街,是个历史悠久的农村集贸市场,一直延续至今,对鼠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迅速,曾获“小康村”称号。多年来,党支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使各项农村工作均处在全镇的前列。
|
交同村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丰乐镇人民政府驻地,也是丰乐镇集镇建设开发中心。现有6个村民小组,167户,802人,自然寨都属平坝地区,海拨450--600米,属喀斯特地形。东接冗京村,南接沃屯村,西接巴谢村,北与巴若村相连。2004年丰乐镇政府由平寨村迁往交同村以来,新建了镇政府、财政所、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办公楼及综合农贸市场。
|
敖寨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面,距镇政府9公路,是原和坪乡政府驻地,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328人,现有耕地面积600多亩,山林2500多亩,茶园500多亩,气候凉爽,适合种植茶叶,已通公路、通电,水资源丰富,但未开发。现每在敖寨6天赶集一次,赶集推动敖寨村和周边村的经济发展。
|
相坪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面,距镇政府驻地14公里,东面,北面接轿山村,南连独山翁台乡,西邻与独山翁台乡、都匀市阳和乡接壤。相坪村有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91户,495人,劳动力267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土地面积为5590.7亩,在册耕地面积219.60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林地面积4301.40亩,天然草地面积88.10亩,水域面积12亩,未利用地450亩。2006年面上农民人均纯入1214元,人均粮食184公斤。群众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轿山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面,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东邻苕寨村,西、南接独山县翁台乡,北靠敖寨村,是一个边远、高寒、贫穷落后的村庄,属省级一类贫困村之一。轿山村辖13个村民小组,311户1445人,主要聚居的是布依族和水族少数民族。全村耕地面积为618亩,人均耕地面积0.48亩,森林2700多亩,可利用的荒山、草坡600多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水稻、茶叶、养猪、外出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