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芒种桥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芒种桥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末毛仲捐资建桥,人称“毛仲桥”,因与“芒种”节气谐音,改名“芒种桥”。
清顺治十二年(1655),李氏自归德南关小李庄迁至芒种桥东南定居,取名大李庄。
明洪武三年(1372),王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菜地为家也,因西部有蔡道口西村,故起庄名叫蔡道口东村。
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菜地为家,因东有蔡道口东村,故起名蔡道口西村。
明代,周氏先祖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来到包河西岸,见氏一片肥沃之地,兄即安居下来,且以种菜为业,故给庄取名曰菜庄,后叫蔡庄。
明洪武三年(1372),陈氏兄弟二人奉明太祖之诏,由山西洪洞县出发至包河西岸置田一坡,修养生息,取名陈庄。
明洪武三年(1370),杨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鹿邑。清道光年间,杨氏后人陆续迁居于此,并建一土寨墙,以姓取村名为大杨庄。
明宣德四年(1429),党氏迁至武津关南定居,兄在前,弟在后。明嘉靖四年(1525),九始祖率族人在两庄之间建一小庙,两庄地势较低,故给庄取名党洼。
清乾隆二十四年(1760),王氏由古王集迁至此,因此处原董氏居多,起村名为董营,后董氏绝嗣,村名未易。
明洪武三年(1372),李氏迁至芒种桥南定居建阁,因庄东有前李阁,为了好区分,故取名后李阁。
明永乐元年(1402),蒋氏迁至宋归德东蒋庄。明天顺元年(1457),从蒋庄迁居芒种桥南建庙一座,故取村名为蒋庙。
清顺治年间,梁氏由黄冢梁寨迁此定居,据姓氏取村名为梁庄。
孙阁原是孙氏族人所建,世传四世,大富建一楼阁起庄名为孙阁,孙氏族人外迁后,现有曹、袁、石、田、四姓居住于此,村名未改。
相王氏迁此定居建楼一座,取名小王楼。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攻破归德府,杨氏携眷从高辛集迁至芒种桥北定居,因庄小,故叫小杨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