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社区共有耕地1921亩,总人口3261人,1493户,人均经济收入8052元。居民代表47名,社区具备妇女三查、矛盾纠纷、调解、卫生防疫、招工信息发布、劳动就业的培训、五保、低保、残联人等-的扶持等多种服务功能,社区的基础设施较好。目前投入使用抽水设施共24套、硬化沟渠达6000多米,主导产业为蔬菜。
|
双江社区位于金堂县境内西北部,邻近清江镇府,距县城9公里,西与荣华村接壤,东连花牌坊村。本社区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257人,户数1883户.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6800元。种植业以无公害食用菌为主,辅以少量的无公害蔬菜;养殖业以奶牛及商品为主。有较大型的餐、饭店6家,有国立中小学学校、幼儿园4所,卫生院1所,中小企业28个。 |
花牌坊村地处清江镇东南方,金广公路穿村而过,距清江镇3公里,距金堂县城7公里,与赵镇交界,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2005年由北河村和花牌坊村合并为现在的花牌坊村,耕地3060亩,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人均经济收入7300元。2008年人口固化后,全村有1223户,总人口4039人,辖18个组民小组,村组干部25人,村议事会成员54名,党员84名,正式党员81名,预备党员3名,党小组9个。
|
新水碾村位于清江镇西北部,西部与广汉市三水镇、宝莲村、高原村、友谊村接壤,东与本镇双江社区相连。南边是中河,北边是北河,金广路横穿而过。全村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44人,1660户,耕地4927.9亩。村服务场所位于清江场镇,一楼一底4间,共180平方,含会议室、电脑室、图书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调解室。全村25个组,达到组组都通水泥路,路长16.5公里。
食用菌是本村的支柱产业,年种食用菌2000多4袋,流转土地2800余亩。建立水稻、小麦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
|
取繁荣兴旺之意。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清江公社,原名荣华大队,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属于清江乡,更名为荣华村,1992年撤乡并镇属于清江镇,2004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时由觉华村及荣丰村合并为荣华村。 2020年5月,设立荣华社区。 荣华村幅员面积4.98平方公里,总人口5454人,居民户数1784户,建有村级活动室一个,配有劳动保障协管员。全村有村民代表63人,主要产业以食用菌与大棚蔬菜为主。荣华村两委为全村居民提供文化,医疗,劳动保障,生产,生活服务。2010年底荣华村人均收入7557元。 |
双堰村地处清江镇西南边陲,东临荣华村,西与三水镇十一大队接壤,北与新水碾村隔河相望,南与城厢镇山水相连。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3亩。辖23个村民小组1826户6062人。全村主要以蔬菜、粮食等作物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7557 元。村(社区)组织有薯稻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等。 主导产业为:小麦繁育种、水稻制种、绿色蔬菜园等。
|
双凤村面积4.98平方公里,人口4465仁,户数1400余户。2010年人均经济收入6900元。有村民代表67人。没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议事会。官清路穿越双凤村,本村建有水泥路7.9公里,交通发达。清河大桥建在双凤村,又是北河的上游,浇灌方便,北河水经双凤村达3公里。双凤村的主导产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每年生产蔬菜上万吨,粮经比例1:9。 |
此社区有一个白马涌泉,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官仓公社,是原六大队和七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名为白马大队和安家大队。 1994年撤乡并镇时属于官仓镇。 2005年区划调整白马泉村与安家村合并为白马泉村。 2020年5月,设立为白马泉社区。 白马泉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665人,户数1241户,人均经济收入达7110元,村民代表37人。基础设施:11组机房;设备建设:17、15、16组沟渠建设、6组2处微水池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已建成林棚面积500余亩,以莱特、萌生 、玉白莱公司为龙头,发展有机和无公害蔬菜。 |
爪龙溪社区位于官仓街道南部,北与玉皇山村交界,东南与栖贤街道相连,西与白马泉社区接壤,距县城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86平方公里,辖2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641户4291人,党员92名全村主要以无公害蔬菜和桃子、柚子、核桃、甘蔗、柑橘及各类蔬菜等农作物,成立了金堂金园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胡显云家庭农场和胡显林家庭农场等2家家庭农场,成都市贵富农业专业合作社、成都金彩农人专业合作社、成都市曾仕成生猪专业合作社、成都市德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带动全村人民走上致富路。先后荣获“2014年度金堂县信用村”“2014年度成都市科普示范单位”“2015年度成都市示范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
玉皇山村位于龙泉山脉东北处,西临场镇,南与爪龙溪社区相连,北与红旗村接壤,东与栖贤街道相连,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深丘及浅丘各半,全村辖区24个村民小组,共有1339户3416人。其中劳动力1568人、特困户18户19人、低保户58户103人。全社区有1个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党员85名。产业以种植蔬菜、水果为主。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为龙头,土地规模流转已达2200亩,村内区域发展规划产业有达观生态农庄,毫枫园家庭农场,成都猫儿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都木鑫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悠然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玉皇养生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村内有馨园居公益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困境儿童保护中心等关爱服务功能。有玉皇山AAA景区、农耕文化馆、科技体验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养老健身场所及景点。 |
红旗村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2人。其中2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共计46人,共计1198户。2010年人均收入6120元。耕地面积5455亩,其中水田1280亩,旱地2450亩。集体建设用地面积340亩。村内现有水泥道路6公里,机耕道路20公里,农业、生产、生活用电线路变压器10台/365千伏,堰塘21口,具有水产养殖鱼塘5个,有较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有一个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有一支作风过硬,善于做事,做大事,做实事,求真务实,协同配合管理有序的村干部队伍。红旗村服务场所及具备的服务功能:通过远程教育的接收和下载,能让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农家书屋给广大村民带来了方便;计生服务室给全村妇女同志带来了关爱。 一、红旗村实体产业 1、2010年在20组、21组、23组用380余亩,进行金银花实验栽培,金银花的长势也非常良好。预计今年将近500余亩能适应金银花的田全部种上,将会给农户及企业再创丰收。 2、葛根基地占地2000余亩,已初具规模。基地建设道路5000米、蓄水池32个、房屋20余间、上山步行梯2000余米。种植 葛根1800亩。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葛根800亩。今年为农民增收300余元。 3、干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红旗村结合红旗村实际情况搭好太极服务平台。发挥村级文化活动服务平台作用。合理利用文化娱乐健身活动把红旗村这面旗帜展现出去。 二、红旗村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完善红旗村道路、沟渠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品。2、是利用两园区围绕镇政府打造旅游强镇的思路,建立健全药疗基地建设和发展,带动当地相关旅游发展。3、逐渐让村级文化服务平台完善让太极队伍壮大。4、扎实干好“基层组织年”工作让红旗村稳步快速有力的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