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成立城东农业大队,1983年改为城东农管区,1987年改为城东居委会,1994年改为城东管理区,1999年改为城东居委会,2002年改为城东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建国后,公社化时属甲子镇农业大队,1961年划出自成立大队,1963年与城东合并为两城农业大队,1973年又与城东分开,自成一个大队,1983年改为城西农管区,1987年改为城西居委会,1994年改为城西管理区,1999年改为城西居委会,2002年改为城西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1950年,元帝社、高地社合并成元高,1953年隶属甲子镇,1975年改为元高居民区,1987年改成元高居委会,1994年改为元高管理区,1999年改为元高居委会,2002年改为元高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1987年1月从元高居委会划出设立为高地居委会,1994年改为高地管理区,1999年改为高地居委会,2002年改为高地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1950年,东关、北栅成立东栅社,东湖、半径成立东径社;1956年东栅社与东径社合并,称为两东居民区,1988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改为居委会,2002改为两东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元朝中期,陈氏从惠来县陈冷村迁此立村。 随后,许、蒋、龚姓氏迁入成立东湖社。 建国后,与北栅社、吉安村、半径村合并为两东管区,1987年下半年与半径村合并成立东径管区,1990年4月与半径分开,自成为东湖管区,1999年改为居委会,2002年改为东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土改时属东径社,1961年属两东农业大队,1975年成立半径渔业大队,1983年属两东居民区,1987年与东湖合并成立东径居委会,1990年3月从东径居委会划出设为半径居委会,1994年改为半径管理区,1999年改为半径居委会,2002年改为半径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1993年11月,碣石镇新开发一块地作为新区,设为瀛东管理区,1999年改为瀛东居委会,2002年改为瀛东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新中国成立前,广大渔民漂泊在海边的沙滩上,生活极其困苦。 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渔民的居住问题,于1951年1月规划甲子镇“后山岗”作为建设渔民新村居住用地,渔民新村原称渔民协会,1956年称为渔业新村,1986年改为新村居民管理区,1999年改为新村居委会,2002改为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0年在甲子建设望湖社与新关社、天堂社3个自然村合并成为一个新区,定名为望湖社府办事处。 1972年改为望湖管理区,1978年改为望湖居民区,1986年改为望湖农管区,1999年改为望湖居委会,2002改为望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0年成立新湖社府,1954年改称新湖街道区,1956年改称新湖居民委员会,1964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甲子镇新湖支部委员会,1968年改称新湖革命委员会,1975年改称新湖“五七”大队,1979年改称新湖管理区,1984年改称新湖居民管理区,1987年1月改称新湖居民委员会,1991年改称新湖居民管理办事处,1999年改为居委会,2002改为新湖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1950年成立东溪社府,1954年改称东溪街道区,1956年改称东溪居民委员会,1964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甲子镇东溪支部委员会,1968年改称东溪革命委员会,1975年改称东溪“五七”大队,1979年改称东溪管理区,1984年改称东溪居民管理区,1987年1月改称东溪居民委员会,1991年改称东溪居民管理办事处,1999年改为居委会,2002改为东溪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当地有一个旧社,土名叫东宫社,1987年1月镇政府在新划分区域时启用此名,设为东宫居委会,1994年改为东宫管理区,1999年改为东宫居委会,2002年改为东宫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
原属甲子镇渔船避风港,后经甲子镇人民政府规划布局调整开发而形成金源住宅开发区,为加强社区基层政权的领导,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批准设为金源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9年设为东方大队,属甲子公社,1975年属甲子镇,1983年改为东方农管区,1987年改为东方村委会,1994年改为东方管理区,1999年改为东方村委会,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