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4]

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4]

  ​德兴市新岗山镇位于德兴市东北部,赣浙皖三省四县(市)交界处,古称“银城堡”,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现辖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余人。作为“德兴东大门”,拥有“两高一铁”的交通区位优势,德昌、景婺常高速公路境内互通,九景衢铁路穿境而过,德兴东站喜迎八方来客。九都工业园承载力日益增强,百勤、永达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境内资源丰富,盛产茶叶、……。
   德兴市海口镇位于德兴市东北部,距市区35公里,东邻新岗山镇、李宅乡,南毗龙头山乡、花桥镇,西接泗洲镇,北与婺源太白镇隔河相望。因安徽乐安之水,江西李宅之水和浙江体泉之水在当地汇合,号称“三江归一口”,故得“海口”之名。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下辖海口、黄渡、江田、舒湾、杜村5个行政村和新源、海乐2个居委会。55个自然村,84个村民小组,人口15101人。党委下辖15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423……。
  泗洲镇位于德兴市东北部,怀玉山脉之阴、乐安河之阳,位于乐平、德兴、婺源两市一县的交界处,辖区10个村委会(其中兰村是德兴市唯一德畲族自治村)、6个居委会,总面积236平方公里,总人口69126人。耕地面积24.4万亩、山林面积2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8.2%。因境内官帽山自古产铜,而称铜山,亚洲最大斑岩露采矿山--德兴铜矿座落镇内,享有“铜都”之美誉。泗洲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境内富含铜、金、银……。
  铅山县辖镇。1957年设武夷山垦殖场,1997年设武夷山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镇政府驻车盘,距县城36公里。面积2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横南铁路、上(饶)分(水关)公路过境。辖车盘、乌石、岑源、下渠、王村、沙畈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大豆、红薯。盛产竹木和茶叶。有枧公桥、沙舨水电站和武夷山硫磺矿。.……。
  葛仙山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乡政府驻杨村。葛仙山乡地处武夷山北边,座于葛仙山脚下,东邻永平镇;南接黄岗山镇;全乡总面积201.4平方千米,人口31226人。有耕地面积2万余亩,林地2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80.7%。主导特色产业是:优质稻、红薯、毛竹、原煤、石灰石。葛仙山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怡人、民风淳正,是一个休闲、度假、投资好的乡村集镇。葛仙山镇位于江西……。
  田畈街镇地处鄱阳县中北部,是鄱阳县北部中心镇,也是县域副中心,俗称“第二县城”,其镇情具有以下五大显著特点:一是区域重镇田畈街镇位于昌(南昌)九(九江)景(景德镇)“金三角”腹地,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它东依“瓷都”景德镇市,南连鄱阳县城,西邻九江市,北望安徽省东至县。全镇行政区划面积236.5平方公里,下辖31个村(居、场),拥有耕地9.2万亩,水田6.8万余亩,山林13万余亩,人口近10万人。全……。
  石镇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千年古镇而著称,是古饶州府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历为商贾聚焦中心,同时又是鄱阳湖畔的憩息地,境内河水相连,山水相依,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之都,石镇镇地处赣东北地区,鄱阳湖东南岸,西与长江河流血脉相连,南接全国铁路枢纽中心鹰潭,北接中国瓷都景德镇,境内乐安河与亚洲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紧紧相连,河道相通,被誉为江西的“小上海”。全镇现有人口5.1万人,总面积111.2平方……。
  葛源镇位于横峰北部,与弋阳、德兴、上饶三县交界,距县城35公里,现辖8个村委会,1个林场,1个居委会,91个自然村,人口3.1万人,面积1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有5万亩;耕地面积1.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万亩。全镇共设2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4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77人,是横峰县北部的区域性中心集镇。2003年7月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并被省建设厅推荐申……。
  港口镇位于弋阳县西南42公里处,地处弋阳、贵溪交界处,东连叠山镇,北与箭竹相邻,西南与贵溪市流口镇和金屯镇相接,是弋阳县南乡一个古镇,明朝正德年间建村,是宋代宰相陈康伯的故里。建国后,历为区、乡政府驻地。一九九二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现集镇区域面积达0.7平方公里,人口4100人;全镇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85亩,山地面积12万亩,辖上坊、港口、东源、仙台、小店、园竹、丈山、上……。
  樟树墩镇位于弋阳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辖6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61人,劳动力6811人。该镇属丘陵多山地区,辖区总面积85.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9880亩,水面面积2345亩,耕地面积9054.1亩,坡耕地退耕还林1390.5亩。镇区人口3121人,其中城镇人口1761人。樟树墩镇发展环境优越:一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蛇纹石储量居亚洲第一,……。
  余干县辖镇。1959年为黄埠公社,1983年更名黄金埠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信江下游,距县城26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9万。镇0驻黄金埠。206国道纵贯西境。辖上街、中街、下街、新街4个居委会和株桥、新庄、小港、胡家洲、松霞源、朱家坞、塘背、湖田、边山、上行、曾家畈、吴艾、华山、团湖、梅岭、菱塘16个村委会。东部以丘陵为主,西部为河谷平原,信江沿西、南边界北去。农业主产水……。
  余干县辖镇。1959年为瑞洪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鄱阳湖东南岸,距县城2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1.9万。瑞(洪)株(桥)公路横贯北部。辖中湾、下湾、上湾、锦边4个居委会和建设、神口、新塘、桥里、镇郊、梁山、渔业7个村委会。北部以低丘冈地为主,南部杨林浆湖为县第三大湖。农业主产水稻,盛产甘蔗、芝麻,特产银鱼。有五金、竹器、纽扣、麻织、服装、玻璃、食品等乡镇企业。古茶庵有明大学……。
  余干县辖乡。1959年为河埠公社,1984年更名杨埠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信江下游东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2.9万。瑞(洪)株(桥)公路纵贯西境。辖河埠、牌坊、江坪、柴店、长吉、甘泉、高家、寨源、居山、箬源、壕源、南源、花园、张坊、枫林、塔尾、詹坊、坪上、渔业19个村委会。处丘陵河谷地带,东南部以低丘冈地为主,西部为信江河谷平原,有木溪中型水库。林业用地占全乡土地面积的49.6%……。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