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置通安州,清代属会理州,1958更名为四一公社,1992年属通安镇辖区。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为四方街社区。 |
解放前归属会理县管理。 1960年隶属通安区四一公社。 1980年后生产队撤销,改名通宝村,属通安镇。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长坡村和通宝村合并为通宝村。 |
解放前属于通金乡。 解放后属复兴乡。 1958年建立公社后属于四一公社,8个村民小组,后8组分为8,9两个组,至今属于通安镇辖区。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中武山村1组、2组、青山村合并为青山村。 |
原名前进大队。 1981年,更名为花房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官山村、新发村和花房村合并为花房村,属通安镇管辖。 |
原名前进大队。 1981年,更名为花房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官山村、新发村和花房村合并为花房村,属通安镇管辖。 |
解放初期属通金乡。 1958年人民公社时,属海潮公社繁荣大队。 1983年撤社设乡,繁荣大队改民为繁荣村,属海潮乡管理。 2017年并入通安镇,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新民村、石板沟村和繁荣村合并为繁荣村。 |
解放前,该地通金乡管辖;1951年实行乡制,隶属于金玉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取名红旗大队,隶属四一公社;1961年,因竹箐公社从四一公社划出,该地隶属于竹箐公社;1981年,以驻地更名为酸水河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设立酸水河村村民委员会;2017年并入通安镇,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菜园村、金桂村和酸水河村合并为酸水河村。 |
解放前,该地通金乡管辖。 1951年实行乡制,隶属金玉乡。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隶属于四一公社。 1961年,竹箐公社从四一公社划出,隶属竹箐公社。 1984年撤社设乡,设立竹箐乡金玉村村民委员会。 2017年并入通安镇。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大麦地村和金玉村合并为金玉村。 |
解放前隶属会理州管辖,当时叫七省庙。 1958年乡改公社叫洪发大队。 1983年后复置乡至今归芭蕉乡管辖。 2018年2月因区划调整,划入竹箐乡管辖。 2020年2月因区划调整,划入通安镇管辖。 |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濛沽村、中武山村和小米村合并设皎平渡村。 |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会理县戒毒所新建为绿色家园阳光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