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祐元年(904)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因掘地得金得名。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以监置瑞金县,属昭信军。 宋开宝八年(975)属虔州。 绍兴二十三年(1153)属赣州。 元属赣州路隶属会昌州。 明属赣州府。 清乾隆十九年(1754)属宁都州。 1912年属省。 1914年属赣南道。 1926年复隶于省。 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区。 1935年属第八行政区。 1949年属宁都专区。 1952年属赣州专区。 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 1964年复属赣州专区。 1970年属赣州地区。 1994年5月撤县设瑞金市,省直辖,赣州地区代管。 1999年2月省直辖,赣州市代管。 |
春秋时期,龙南地属吴。 战国时期,属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至汉献帝兴平二年(195),龙南地属南埜县,隶九江郡-豫章郡-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南埜县置南安县,隶庐陵南部都尉,龙南属之。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南安县名南康县,龙南属之,隶南康郡。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析南康东南地置南安县,龙南属之,隶虔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南安县为信丰县,析信丰县地置百丈戍,不久升百丈戍名百丈镇,后改百丈镇称虔南镇;时龙南即虔南镇,地属信丰县,隶南康郡。 后梁贞明四年(918),改虔南镇为虔南场,地属信丰县,隶虔州。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以信丰虔南场置龙南县,隶虔州。 宋宣和三年(1121),改龙南县名虔南县;绍兴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为赣州,改虔南县为龙南县,隶赣州。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并龙南入信丰县;元贞二年(1296),改赣州为路,时龙南地属信丰县,隶赣州路;至大二年(1309)复置龙南县,隶赣州路;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赣州路为府,龙南县属赣州府。 明隆庆三年(1569),割龙南县高砂、下历、横江3堡地并安远、信丰割地建定南县。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割龙南大龙、新兴2堡地并信丰县割地建虔南厅。 1912年冬,废府及直州,龙南县隶江西省政府。 1932年,划全省为13个行政区,第十三行政区驻龙南,龙南属之。 1935年,缩改全省为8个行政区,第四行政区辖11县,治所赣州,龙南属之。 1949年8月19日,龙南解放,隶赣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改属赣西南行政公署(次年改名为赣西南人民行政公署)赣州分区。 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赣州区专员公署。 1954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公署。 1964年5月,成立赣州专员公署。 1968年2月,成立赣州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1月,成立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成立赣州地区行政公署。 1999年7月1日,成立赣州市人民政府,龙南县均属之。 2020年6月,以原龙南县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