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因青年路社区有个青年商店,故命名为青年路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670户9705人;社区党委下设2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95名。全社区耕地14.72亩,辖区内有企业93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建有学校4所。近年来,青年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为重要服务抓手,凝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服务商家、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发声、发力,打造社区“龙门阵”沟通交流平台,使其成为社情民意的“汇总箱”、邻里纠纷的“化解器”。先后获得攀枝花市文明社区、攀枝花市平安和谐示范社区等荣誉。 |
新民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因辖区主干道叫新民路,故而得名新民路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933户7003人;社区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30名。全社区耕地13.2亩,辖区内有企业59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以运输、轻工业为主。建有学校1所。近年来,新民路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创建特色贴心关爱和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贴心关爱服务阵地,组建贴心关爱队,健全贴心关爱机制,为辖区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关爱照护服务。与攀枝花市第十小学联合共建,积极推行“党建+研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辖区青少年提供关爱照护服务;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在社区内营造友邻善治的治理场景,加强社区托育、助残、扶弱服务供给,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抚。获得攀枝花市文明社区等荣誉。 |
攀北社区成立于2001年10月,因攀北三公司老地址为攀枝花北路三村,成立社区后就命名为攀北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0.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170户6575人;社区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67名。全社区耕地7亩,辖区内有企业26家(其中工业企业2家),建有幼儿园1所、学校1所。近年来,攀北社区立足辖区人口多、老龄化严重的具体实际,构建纵向到底的“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将支部建在居民家门口,把治理的基本单元由社区下沉到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微信线上沟通交流反馈群,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通过社区、物业、业委会、小区党支部四方资源共享,扩宽了群众公共活动空间,协调解决卫生环境脏乱差、地下车库渗水等小微问题。获得四川省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 |
兰尖社区成立于 2001 年,因辖区内有兰尖火山和尖包包山两座矿山,故取两座矿山的第一个字命名“兰尖社区”。兰尖社区位于东区东北部,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966户4861人;社区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58名。全社区耕地18.4亩,辖区内有企业35家(其中工业企业6家),建有学校1所,正在建设攀枝花城市原点广场等三线文旅重点项目。近年来,兰尖社区以发扬三线精神为引领,讲好攀枝花城市的起源和变迁,打造“四个一”三线文化工程项目,即建设1个攀枝花城市原点广场、1个“兰尖故事”社区微型博物馆,收集整理三线历史典籍资料、“以小见大”以纪实形式撰写1本书籍《攀枝花开》,利用万吨大爆破旧址等资源打造1个重走矿山路体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 |
马兰山社区成立于2001年7月,因辖区有座山叫马栏山,所以取名马兰山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993户4783人;社区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84名。全社区耕地24.9亩,以服务业、工业等产业为主,辖区内有企业90家(其中工业企业8家),建有医院1家,正在建设攀钢集团总医院医疗综合楼等重点项目。近年来,马兰山社区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实施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小区管理服务模式,按照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扩大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马兰山社区银发服务志愿队,共计开展志愿服务200余次,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先后获得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四川省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 |
阳光馨园社区成立于2001年,以经济适用房和安置房为主,因攀钢集团希望给自己勤劳、勇敢的攀钢职工一个充满阳光、温馨的居住地,让职工能放心的工作,开心的生活,故取名阳光馨园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现有村(居)民4572户1.3万余人;社区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01名;辖区有商铺39家。近年来,创新推出“地企共建12345”工作法,即:以党建为核心打造“红心阳光”地企共建党建品牌,以地方和企业双方为抓手双向发力,建立“资源”“项目”“服务”3张清单,成立小区治理“红色联盟”、制定“红色契约”、组建“红色队伍”、厚植“红色活动”,推动四联互动,打造“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邻里互助小组长”互通融合的五级网络。先后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四川省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社区等荣誉。 |
佳运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因辖区有密地铁路货运站、攀钢汽运公司、密地货场等多个运输单位,故取名佳运社区,寓意美好、优秀的运气、运势。佳运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500余户5600余人;社区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45名。全社区耕地27.7亩(其中有6.6亩在银江水电站征拆影响区内),以物流、粮食加工、服务等产业为主,辖区内有企业154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正在建设银江水电站、铁路货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近年来,佳运社区秉承“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创新地企服务方式,成立“党建红+巡河绿”党员志愿者巡河队伍,为辖区内约1000余人提供职工书屋共享等文化服务,打造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有氛围、精准代办服务有温度的良好社区形象。先后获得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四川省科普社区e站等荣誉。 |
密地社区成立于2020年5月29日,因辖区位于密地地段,并且辖区选矿片区原门牌为上密地一村、治建二公司片区门牌为上密地二村,故取名密地社区。社区位于东区中部,辖区面积4.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915户6947人;社区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85名。全社区耕地22亩,以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为主,辖区内有企业56家(其中工业企业12家),建有学校1所。近年来,密地社区秉承为民服务宗旨,持续加强社区建设,组建红色业委会,通过创建“党组织引领+自治服务+物业服务”的基层治理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服务种类、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化解物业与住户之间的问题矛盾。先后获得攀枝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攀枝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