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7部门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的通知》(闽委农办〔2022〕13号)要求,在各市、县(区)推荐基础上,经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审核,拟认定福清市新厝镇等119个乡(镇)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福清市龙山街道柏渡村等1329个村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
国强乡白叶村面积约1.86平方公里,有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536户,人口1924人;白叶村与安厚镇交界,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2.4℃,年日照超过2000小时,无霜期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四季常青,耕地面积约1400亩,山地面积约140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平和琯溪蜜柚,还有土楼若干座。……。 |
双马村系漳州市平和县安厚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平和县安厚镇南西部,距省道东东线平诏段公路仅1公里,东与田径接壤,西邻下新楼,南与大径村圩相通,北连莲塘棋盘,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该村落面积3.3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3386亩;现全村人口达3402多人,658户,辖有将军径、井下、山美、龙坡、马堂、顶新楼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
座落于一座庞大的山脚下,故称下村,故名。1945年属大溪镇大村保,1950年属第九区大春乡。1958年属大溪公社称下村大队,1984年改称下村村委会。下村村位于大溪镇的北部,全村共有人口4548人,9个自然村, 13个生产小组;60名村民代表,38名党员;山地面积11001亩,耕地面积1100亩。……。 |
建设村是霞寨镇的第二大村,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农户1405户,人口4532人;现有耕地面积2624亩,林地面积6417亩,园地410亩;全村种植蜜柚面积4011亩,其他经济农作物585亩;平均海拔353米,年平均气温为19-21度之间,无霜期在310天左右,年降雨量在1750-1900mm之间。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0元。……。 |
芦丰村位于平和县西北部,树木葱绿,山清水秀,芦溪镇东溪和北溪汇流之处,是芦溪镇政治、文化、经济、贸易集市中心。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正常居住人口达6000多人,是平和县、南靖县、永定县三县交界集市要地,历史悠久,距县城50公里。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全村人口4030人,975户,辖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芦溪中学和中学小学坐落其中,芦丰村人才辈……。 |
由于这个盆地中有一条小河流,村座落于靠南侧,靠北侧的由于有一座天湖堂庙,称天湖堂保,故称南湖村,故名。1945年属崎岭乡,1950年属第六区南湖乡,1951年属新建第十区,1958年公社化称南湖大队,1962年析队,河流南侧为新南大队,河流北侧仍称南湖大队,1984年改为南湖村委会。南湖村位于崎岭乡政府所在地往西2公里处,处于平原地区,全村1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40户,人口4380人,村干部9……。 |
复兴村地处九峰镇东部207省道边,距镇区2公里,共有23个村民小组,986户4176人,2所小学,村财年收入3500元。村支部委员4人,村委会委员4名,全村党员76名(其中女党员9名)。耕地面积1980亩,山地面积11230多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种植蜜柚及养猪、耕种稻谷、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6800元。……。 |
长乐乡乐北村位于长乐乡北部,南邻广东大东镇,东邻永定县象湖乡,距乡政府9公里,山地面积12500亩,水田面积1100亩,有12个村民小组,456户,1865人。劳动力956人,村干部7人,党员29人,健在“五老”18人。系革命烈士陈彩芹故居,是熊兆仁、刘永生等革命老前辈战斗过的地方,也是0南委电台所在地。近年来,乐北村不断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抓好物质文明同时,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两……。 |
山城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部、船场溪下游。东靠靖城镇和丰田华侨农场,西界南坑乡,南与平和县接壤,北与龙山镇毗邻,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沿河流域是冲积平原,其余属丘陵地。船场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 元、明、清时期,山城属归德里,民国时期属山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一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1984年7月改设山城乡。1987年5月,山城乡并入山城镇。1990年,全镇分为27个行政村、5个居……。 |
和溪镇位居九龙江西溪源头的闽西南结合部,与龙岩、漳平、华安三县(市)毗邻,319国道、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等穿境而过,是农村集市贸易的集散地,边贸历史长达600多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9万人,辖区面积14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0摄氏度,年降水量1850毫米,平均海拔460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镇……。 |
鸿,即鸿田村。钵,通“钵”,即东钵村。鸿钵村,即由鸿田村和东钵村合并形成的乡村小聚落。鸿钵村民委员会,即为鸿钵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解放前是刈山乡,鸿钵保,解放后属山城一区鸿钵乡,1958年公社化鸿钵乡,把东钵村划丰田五小川管辖,得名鸿钵大队,1984年改称鸿钵村民委员会。鸿砵村……。 |
坑,即山坑。尾,即尾部。坑尾村,即在山坑尾部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解放前属葛山乡(鸿钵坑尾)鸿钵保,解放后为山城一区鸿钵乡,1958年併入丰田农场东田作业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鸿钵大队,1961年为坑尾大队。1984年改称坑尾村村民委员会。坑尾村……。 |
因明代把麟山庵拆掉重修祠堂,筑石墙成寨的样子,故名。解放前属靖城镇称寨前、寨后保;解放后属靖城二区;1956年组成寨前高联社;1958年成立靖城公社属阡寨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改为寨联大队;1980年底改称尚寨大队,1984年改称尚寨村村民委员会。尚寨村……。 |
以其位于永丰溪下游的良田,原称荒田,取丰收之意雅化,故名。前身为“地方国营南靖大房农场”,1955年迁至宝林,改称“地方国营宝林农场”。解放初原丰田,1958年改入农场为场部所在地,定名为丰田作业区,1962年为集体所有制称大队,1965年再度并入农场。恢复丰田作区。1999年改称为丰田村村民委员会。丰田村……。 |
因埔多而平,原名八埔,后改为坪埔,故名。1972年由南安市九都镇修建水库移民到龙山镇建立大队,1984年改为坪埔村委会。坪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