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年,邓氏村民迁入立村;1403年,陆氏村民迁入;1573年,黄氏村民迁入;1821年,邓氏迁往虎门;1953年属连平乡;1956年与大片美并为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梅林大队;1961年独立为大队;1969年并入大地大队;1980年成立百花洞大队;1983年改为百花洞乡;1987年改为百花洞管理区;1999年改为百花洞村委会,沿用至今。 |
清朝中后期,有陈、叶、封、游、陆5姓村民。 后谭、吴、刘、骆迁来,至建国前,共9个姓氏。 1953年属大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大岭、矮岭冚、百花洞组成大岭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人民公社成立,称大片美大队;1968年并入矮岭冚大队;1979年,从矮岭冚大队分出,称大片美大队;1984年改为大片美乡;1986年改为大片美管理区;1999年改为大片美村委会,沿用至今。 |
明洪武七年(1374),叶玑莱从宝安雾岗(今蚌岗)迁此立村。 1950年为矮岭冚乡;1957年属大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大岭、大片尾、百花洞组成大岭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人民公社成立,称矮岭冚大队,下设11个生产队;1967年,改名向东;1979年复名矮岭冚;1984年改为矮岭冚乡;1986年改为矮岭冚管理区;1999年改为矮岭冚村委会,沿用至今。 |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立村;1950年属连平乡;1957年属大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矮岭冚、大片尾、百花洞组成大岭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人民公社成立,设大岭大队,辖7个生产队;1984年改为大岭乡;1986年改为大岭管理区;1999年改为大岭村委会,沿用至今。 |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祖从新楼(今东城堑头)到此安居起名水浸朗,后改今名;1953年与大塘组成塘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大塘、杨屋、颜屋组成连塘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公社成立,为塘朗大队;1964年与大塘分队,称水朗大队;1983年改为水朗乡;1987年改为水朗管理区;1999年改为水朗村委会,沿用至今。 |
元末明初(1358-1378),黎氏献臣从中堂黄涌迁此定居;1953年与水朗成立塘朗乡;1958年公社化,改为塘朗大队,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公社成立,属大岭山公社;1964年与水朗分队,称大塘大队;1983年改为大塘乡;1987年改为大塘管理区;1999年改为大塘村委会,沿用至今。 |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村。 1950年与颜屋、犀牛陂、宝陂、月山组成犀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大塘、水朗、颜屋组成连塘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公社成立,与颜屋合并,称杨屋大队;1964年颜屋分出,自成大队;1983年改为杨屋乡;1987年改为杨屋管理区;1999年改为杨屋村委会,沿用至今。 |
北宋末年立村;1950年属杨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与大塘、水朗、杨屋组成连塘营,属寮步公社;1961年大岭山公社成立,与杨屋合并为杨屋大队;1980年1月1日从杨屋分出,称颜屋大队;1983年改为颜屋乡;1987年改为颜屋管理区;1999年改为颜屋村委会,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