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2022年度安徽省卫生城镇[9]

2022年度安徽省卫生城镇[9]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各界监督,保证创建安徽省卫生城镇工作的质量,现对2022年拟命名安徽省卫生城镇的9个县和114个乡镇以及2022年拟重新确认命名安徽省卫生城镇的3个市、9个县(市)和67个乡镇进行公示。
  高士镇下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该镇按照“紧紧围绕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努力夯实园区扩容、集镇建设两大平台,奋力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工业经济重镇、文旅康养名镇三个强镇”发展战略,始终做好“党建引领与工作推动”“平安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培育与镇村建管”“抓主抓重与落细落实”四个统筹,镇域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纺织……。
  趾凤乡位于宿松县西北部,是一个美丽的山区小乡,东、南接本县凉亭镇,西接本县隘口乡,北与太湖县天华镇(原大山乡)接壤,距县城2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4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4公顷,山场面积3471公顷,辖8个行政村,161个组民小组,3220户,2005年末总人口12948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1355元。趾凤乡地处宿松北部,位于大别山余脉,是典型的山区乡镇。总人口13050人,辖8个行政……。
  因辖区内的菱湖北路得名。2003年设立菱北街道,属安庆市郊区;2005年,菱北街道划归宜秀区管辖;2017年,菱北街道由宜秀区委托安徽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地名沿用至今。菱北街道办事处辖刘纪、舒巷、菱北、同安、毛纺、尤林、乌岭7个社居委和罗冲村委会,驻地中兴大街9号,由宜秀区人民政府委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辖。……。
  滁州市地处皖东,东邻南京、西接合肥,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南京半小时都市圈、合肥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5万,下辖2个县级市、2个区、4个县。近年来,滁州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位居全国百强。滁州是皖东门户。滁州区位优越,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合肥、南京之间,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滁州交通便捷,京沪高……。
  阜阳千年善郡,素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全市下辖3区4县1市,总面积10118.17平方公里,总人口1080万人,常住人口820万人。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百强。阜阳人文荟萃,是老庄文化的发源地,千古名相管仲的故里,“管鲍之交”的诚信合作成为千古美谈。北宋两位大文豪欧阳修、苏轼曾任颍州太守,“欧苏聚首”的忘年交契传为文坛佳话。这里的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阜阳物华天宝,阜阳剪纸、颍上花鼓……。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1400年。2000年撤地建市,下辖贵池区和东至、石台、青阳3县以及九华山风景区,设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8399平方公里,2022年末户籍人口160.1万人(常住人口132.8万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县域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个镇,人口54万(常住人口41万)。和县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置历阳县。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唐代诗人张籍、……。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地处北纬32°27′27″至32°57′36″、东经118°39′19″至119°13′23″之间,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沪铁……。
  凤阳,位于淮河南岸,这里集安徽省旅游强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县、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一生中要去的‘66个文化旅游大县’之一、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等诸多荣誉称号于一体。大自然的厚爱,馈赠给凤阳一方名山胜水,孕育了内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为天下先”的小岗人,唱响了脍炙人口的“凤阳花鼓”。凤阳因此以“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
  泾县位于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上游,处于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古称泾水,亦名泾溪、泾川,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出芜湖入长江。全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万,辖9镇2乡132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县人……。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428.5686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1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16个村(居)。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至今九百余载。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民歌《摘石榴》获南宁……。
  灵璧县位于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邻蚌埠,辖区总面积2125平方公里,辖19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0万人,耕地181万亩,连续13年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17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门,位于京九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交汇处,面向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背靠中原腹地,是东西进出的重要门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市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人口73万,辖18个乡、镇、办事处。为省直辖市,省托阜阳市代管。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
  阜南县位于淮河中上游结合部北岸。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4个村(居)委会,公安户籍人口173.3万人,总户数45.2万户,年末常住人口117.4万人。阜南县全境为淮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在20米--34米之间,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全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C左右,年均降水量900……。
  濉溪,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是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县域,是闻名遐迩的“口子窖”原产地,素有“酒乡煤城”“嵇康故里”“中原粮仓”之美誉。面积198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4.2万人,常住人口93.2万人,下辖11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城位于濉溪县域最北部,始建于明清时期,现状建成区34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25万人。濉溪是人文荟萃的宝地。形胜之地,文脉恒昌。自春秋时期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