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辽宁省 > 丹东市 > 宽甸满族自治县 > 长甸镇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概况

长甸镇地处辽宁东部,鸭绿江中下游,隶属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63公里,地域面积409.1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有满、汉、朝鲜、回等十几个民族,是辽东边陲重镇。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长甸”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耕种、狩猎而得其名。明时曾写作“长佃”,后改为“长奠”(堡),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而命名。明成化三年 (一四六七年)在长甸境内修筑辽东东部边墙抵鸭绿江;万历元年 (一五七三年)设长奠堡(“六堡”之一)。由于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多民族文化相融合,朝鲜族、满族文化在这里体现得尤为突出,这里的萨满舞、朝鲜单鼓舞等特色鲜明,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边境风情民俗文化交织杂合的风情民俗。

风光旖旎,自然景色秀美。受太平洋温带湿润性季风影响,以及沿鸭绿江局地小气候调节,这里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7.9度,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植物自然生长的环境优越,是一处天然氧吧。长甸有悠久的植桃历史,每值春季,万亩桃园处处鲜花盛开,“鸭绿江水绿如碧,一岸桃花艳百里”是这里最生动的写照,著名作曲家铁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里创作,由蒋大为唱遍全国。以河口岛为中心的长甸河口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鸭绿江景区的核心景区。水丰湖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素以东北最大的淡水湖闻名关内外,以东北最大抽水蓄能电站为基础的蒲石河景区正在规划建设。如诗如画的山水,抗美援朝部队主要的过江地,吸引了反映现代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刘老根”,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铁血大动脉》、《三八线上的女兵》等众多题材影片选在这里拍摄。这里建有毛岸英纪念馆、抗美援朝英模雕塑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鸭绿江对岸朝鲜的主要景点有“主题思想纪念馆”、“清城联合国军监狱”、“女子兵营”、金日成疗养所、女子炮兵营、八二四港等。这里堪称北国江南,塞北明珠。

资源丰富,农产久负盛名。长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近年来,在镇党委“兴工活旅、富民强镇”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果、蚕、渔、药、烟等产业全面发展的可喜局面,河口燕红桃驰名中外,鸭绿江鸭蛋、池沼公鱼、鲤鱼、鲫鱼远近闻名。截至目前,全镇干鲜果总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鲜果总面积6万亩,干果面积7万亩。水丰电站建成后,大坝拦水形成的345平方公里人工湖,是中朝两国共同经营的亚洲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场,这里水质肥美,盛产鲢、鲶、鲫、鲤、草鱼等,渔业产品畅销海内外。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优势,近年来,又新兴起三文鱼、鲟鳇鱼等新特品种养殖,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三文鱼养殖基地。

地处要塞,交通运输发达。长甸镇距宽甸县城33公里,距丹东66公里、距沈阳340公里、距大连320公里。是沈上线铁路的末端,境内22公里,S202铁(铁岭)长(长甸河口)线省级公路末端,境内22公里,G331丹(丹东)阿(新疆阿勒泰)线国家级公路过境31公里,“三路”纵贯南北全境;连通朝鲜的铁路桥一座。

辽宁省政府于1992年、1993年先后两次批准宽甸县新开辟了长甸镇哑巴沟、河口二个边境二类口岸,是中朝边境贸易货物重要通道。

水能丰富,水电工业发达。水丰发电站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度。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8.6亿千瓦时。库区位于长甸镇的太平湾发电厂,总装机容量34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0亿千瓦时,是名副其实的水电资源大镇。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