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凤山街道境域属城厢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占凤城县,改城厢区为凤城镇,改凤山村为凤山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国民党军撤出,中共凤城县委恢复区村建制。
凤山村划归边门区。
1956年2月,实行区乡制,设凤山乡,为县直属乡。
1958年3月,边门区设边门、汤山城、利民3个乡。
1958年9月,撤销凤城镇、利民乡合并成立凤城镇公社。
1962年11月,从凤城镇公社划出凤山、良种、团山、北山、城东、新民、中兴、二台、头台、龙山10个生产大队,成立凤山公社,驻地文家堡,属凤城县直接。
1963年,从边门公社划入大梨树、利民、二龙山、大隈共4个生产大队。
1983年9月,撤销凤山公社设凤山乡。
1985年2月,北山、城东、凤山、良种、头台5个村划入凤城镇。
1994年3月,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
从原凤山乡划出新民、中兴、二台3个村,从边门镇划入张家、老爷庙、李家3个村;同年11月,撤销凤山乡,以原凤城镇河南街道办事处改设河南街政办公室。
以原凤城镇凤山、良种、头台3个村,以凤山乡良种、站前、朝鲜族、利民、大梨树、龙山、团山、大隈8个村和边门镇李家沟、张家、老爷庙3个村共14个村组建凤山街道,为凤城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