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辽宁省 > 丹东市 > 东港市 > 椅圈镇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椅圈镇概况

椅圈镇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黄海经济开发带中心区域,区域面积144.9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04万亩,其中水田7.73万亩,旱田2.94万亩,2002年原椅圈镇和原马家岗乡合并为新的椅圈镇,镇辖17个行政村,154个村民组,总人口3.2657万人。被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授予“中国设施草莓第一镇”称号。

1.镇情概况

地理位置椅圈镇位于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东港市黄海经济开发带中心区域,距丹东民航机场45公里,距大东港码头30公里,距东港北高铁站35公里,距国家湿地保护区大东港30公里,鹤大线国家二级公路(201国道)横贯境内,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立体交叉运输网络。行政区划辖椅圈、高桥、椅山、兴隆山、康家、吴家、枣山、于家、尹坨、盖坝、马家岗、黄城、夏家、德祥、依兰苏、李家店、桦木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兴五路1号。201国道过境。气候特点椅圈镇属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9℃,雨热同季,并且旅游资源丰富,距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孤山古建筑群15公里,距震惊中外甲午海战古战场大鹿岛海域12公里。基础设施椅圈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内交通方便,村村通上柏油路,组组通上硬化路(柏油路或水泥路)。

2.历史沿革

1960年建椅圈公社。1983年改建椅圈乡。1986年建立椅圈镇。1997年椅圈镇总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于家屯、枣儿山、盖家坝、吴家坨子、康家、椅圈、兴隆山、高桥、椅山、尹家坨子10个村委会。2002年,将兴隆乡原所辖的依龙河村、二道沟村(区域面积12平方千米)划入椅圈镇;撤销马家岗乡、椅圈镇,合并设立椅圈镇。

3.自然资源

椅圈镇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椅圈镇山林面积1.78万亩,镇内河流较多,有枣沟河、西大沟、新开沟、依龙河等直接入海,镇内4座水库,地下水资源丰富,其中高桥水厂的水质达到国际标准。镇内海岸线长14公里,全镇海水养殖面积7.28万亩,产量38300吨,产值39110万元,其中港湾养殖面积0.99万亩,池塘利用率达100%,海水养殖中中国对虾、杂色蛤、小人仙、海参、海蜇等总产量万余吨。设施渔业6.54万平方米,年均生产海参、海蜇苗、虾类育苗数亿尾。

椅圈镇地热资源丰富。镇内集旅游、康复医疗、生态农业、温泉地产为一体的大型新生代综合型小镇项目“北黄海温泉小镇”是世界仅存的五处海水温泉之一,同时也是东北唯一一处海水温泉。该温泉水源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温泉井深130米,出水温度72°C,日出水量1747吨,含有35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并含有铀、镭、氡等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性元素。

4.农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依据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调优调高保护地、稻田渔业、虾贝混养、设施草莓种植四大优势产业。椅圈镇草莓生产占地面积1.25万余亩,其中设施草莓栽培比例达99%以上;年产量5万吨左右,草莓以品种新、色泽好、口味好、耐储运而享誉国内外,是辽东地区的草莓生产基地,是“中国设施草莓第一镇”。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兼有玉米、大豆等杂粮作物。全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806千瓦。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水、土条件优越,大米品质已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镇域内“鸭绿江米业”和“中粮合作社”大米闻名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等荣誉,李家店村荣获“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称号。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