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辽宁省 > 丹东市 > 东港市 > 龙王庙镇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龙王庙镇概况

龙王庙镇历史上是大洋河中下游水路头,原称青草坡。从清朝末年开始,龙王庙就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陆。路交通便利的运输条件而商贾云集,成为丹东地区商贸最繁华的古集镇。曾以辽宁八大集市之一和丹东地区最大的庙会而闻名于辽宁省。

地理位置。龙王庙镇位于东港市西北部,东临马家店镇,南与黄土坎、椅圈镇毗邻,西与小甸子镇隔大洋河相望,北接凤城市蓝旗镇,是石龙和集龙公路终点,宝黄公路穿越境内。

人文状况。龙王庙镇下辖8个行政村,分别为龙王庙村、三道洼村、五龙村、马家堡村、高家堡村、卧虎村、南围村、荒地村。共计83个村民组,全镇共有人口1.8万余人。

自然环境。龙王庙镇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宜业、宜居。镇域总面积81.57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部地势起伏多为丘陵,西南部为大洋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北部的卧虎山、太子山和东南部的五龙山是境内主要山脉,其中卧虎山最高,海拔176米。大洋河自北向南流经镇域西部,境内有江山头、卧虎、南围水库,丛屯、马家堡塘坝,总面积2,600亩,蓄水量400万立方米。镇内山地面积24,000亩,耕地面积61,000亩,水域面积8,700亩,自然概貌构成“二山二水五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产业发展。龙王庙镇是传统农业乡镇。镇内特产的白菜、大葱、黄瓜、西红柿、草莓、蓝莓等优质蔬菜水果,蓝莓种植面积居东港地区首位。各类农产品已在全省市场及部分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更通过加工出口,远销国际市场。近年来,龙王庙镇先后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农业园区40余个,设施大棚4000余栋,评选省级示范农场1家,全镇设施农业年总收入达3.2亿元。

历史沿革。从清朝末年开始,龙王庙就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而商贾云集,成为丹东地区商贸最繁华的古镇之一。曾以辽宁八大集市之一和丹东地区最大的庙会而闻名于辽宁省,是当时凤城、岫岩南部、东港西部农副产品和商业物资的集散地,也因水陆交通便利,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2年8月11日,邓铁梅将司令部迁至龙王庙,设在龙王庙同顺祥商铺。司令部下设8个处,并成立警察局、税务局、饷捐局、教育局和石印局,开办印刷厂和被服厂,发行了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准备建立第一个地方抗日政权龙源县。其间,邓铁梅以此为根据地,成功地指挥了沙里寨、黄土坎、大楼房等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龙王庙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旧址是目前保存较好的抗日义勇军活动遗址之一。镇内还有解放战争纪念碑,是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民族特色。龙王庙镇是丹东地区最大的锡伯族聚居镇,并获批辽宁省首批特色小镇。目前有锡伯族人口4600人,占总人口数五分之一以上。借助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东风,龙王庙镇相继建成锡伯族民俗博物馆、锡伯族文化广场、特色门牌楼等地标性建筑,并对村部、楼宇进行改造,使全镇在基础设施、镇村建设、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改善和突破。2016年被列入辽宁省首批特色乡镇培育名单(民族特色型),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被丹东市民委命名为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8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