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石村位于长冈乡西北方向,距离乡政府2.5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4500余人。辖28个村民小组:上甲、上中、上升、红兴、金星、福星、联中、塘溪、上屋、塘上、红星、福洲、寨兴、寨胜、和平、明胜、胜利、富胜、洲田、永丰、永胜、塘石、新福、幸福、东祥、东胜、新华、新兴。耕地面积3300亩,山地面积500亩。特色产业有:绿色有质稻、烤烟、花生、金牛养殖、鱼、生猪、鸡、鸭、灰鹅等。
二.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有:村庄整体面貌一新,水泥硬化道路交横纵错,卫生保洁一直良好。是中共兴国(临时)县委成立故址,塘石村史馆记载塘石革命村、烈士村、将军村、英才村的历史。建有将军亭、博士长廊、模范广场、休闲运动场所,十里桂花路展现生气,活泼新村庄尽收眼底。千年古村变成了一个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村庄。
三.村庄的历史来由
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位于兴国县城西北与潋江镇澄塘村、杨澄村相隔,与氵岁水相邻。清代前居清德乡顺义里塘石堡,民国称塘上乡,苏区时期为塘石乡,解放初亦称塘石乡。1958年后为塘石大队,1984年后称塘石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8个,农户1070户,总人口4500余人,共有耕地面积3300亩。
塘石村目前主要由谢、钟、邓、叶、陈、吕等聚居。其中谢氏为东晋名相谢安、诗人谢洮之后,原居南京乌龙巷,谢氏先祖谢肇在唐僖宗朝,率义军平安史之乱立功后,授虔州<今赣州刺史兼白胜军防御使>率军驻赣南,卜居兴国樟木山。后奉诏率军平定闽,粤容营隶卒之乱,官授一等检校,户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晚年授爵会稽子,衣锦还乡。五代之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间),谢肇五世孙谢鸿业,再迁水草丰美的氵岁水之滨开基,繁衍至今已达46代,一千余年集中在村中间的桥亭街、上甲、上屋、下村、洲田坝等自然村。塘石白滩钟氏村民系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之后,钟绍京三子嘉谔公置田庄于清德乡上庄堡水尾,后代为保护耕地,在水尾附近立村,起名为“护耕”,北宋钟五有从护耕迁塘石堡河滩旁开基,起名为白滩,世代繁衍至今,已逾九百年,自称为“白滩钟氏”。此外塘石村还有斧头脚邓氏,河江坝叶氏和寨下陈氏,均为清代从外地迁来的新客家人。
塘石村是兴国县著名的人口大村,苏区模范村,将军村。曾在苏区的“支前”中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塘石村是一个传统水稻种植村,另有烤烟、花生种植,生猪、鸡、鸭、灰鹅等养殖产业,成为长冈乡产业发展的龙头村。塘石村的山歌非常有名,从塘石村流传出许许多多的经典篇章。
谢良 (1915~1991)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解放军原炮兵副政治委员。谢良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战士、班长、排
谢名仁(1907-1935) 江西兴国人。长冈乡塘石村人,出身贫苦农家。1933年4月,任中国共产党兴国县委书记。当时正值中央苏区号召“扩大百万铁的红军”。谢名仁肩负重任,深入区、乡领导全县开展轰轰烈
谢名政 (1905-1941)兴国长冈乡塘石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均村区委书记。红军长征后,在兴国、万安、泰和边界坚持游击战争。游击队伍打散后,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