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境域隶属原崇仁乡辖区,设有司署。
1916年,设凤岗区,为县属第四区。
1933年,设凤岗为特区,辖崇仁第五、第七及宜黄第二、第三、第五共五区,直属南昌行营,特区不设区政府,设政治局。
1933年6月,崇仁县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为苏区县府驻地,辖4区15乡。
1935年撤特区,仍为县属第四区,辖凤岗、港下、山斜、登仙、谷岗、太平6乡。
1946年,改区为派出所,但区设置不变。
1949年,凤岗仍为县属第四区,1956年,撤区并乡,1957年,转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设立凤岗公社;1961年至1962年,先后分立港下、山斜公社;1968年,与港下、山斜、桃源、张坊合并为凤岗公社;1972年,原桃源、张坊划出;1984年6月,港下、山斜划出,同时改凤岗公社为相山乡;1985年3月,改相山乡为相山镇。
2001年10月,撤山斜乡、港下乡,并入相山镇,得名后沿用至今。
袁鰲,字巨卿(约公元923-999年),江西临川崇仁(相山镇)山斜鲁滸人,世住袁州府宜春县。登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进士,官拜长沙府尹、吉州刺史。1068年其长子袁鹏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