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东汉墓群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茆圩村官东一组北约50米处。由于近年不断在此有古墓葬被取土时发现,前后已发现4座墓葬,其中石室墓3座(含汉画像石墓1座),土坑墓1座,并出土随葬品若干件,有陶罐、鼎、盒、壶、铜剑、五铢钱等。另有1件砺石,上刻有字样,字迹不甚清晰。从出土的随葬品,可推测该处墓群应为汉代规模较大的一处墓地。茆圩地区汉代属厚丘县,该墓地反映了当时埋葬习俗,为研究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马墩遗址,西周时期,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厚邱村6组,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地势略高于地表,遗址东北为黄泥河,墩残高2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2米。1977年试掘过,出土器物有夹砂红陶鬲、泥质红陶罐。石斧、鹿角等。现由于长期的生产生活,仅略高于四周,地表遗存较少,仅见零星陶片。
黑鸦墩墓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厚镇村五组,遗址南临小李庄,西为自然村庄,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封土系人工堆砌而成,残高5米,底径7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墩顶及四周皆为农田。曾发现铜车一对,铜壶一只,另有泥质灰陶罐等。据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村民在遗址上取土挖了一个长约30米、宽约20米、深约1米的塘子,墓葬北部已被村民取土破坏。因村民取土、雨水冲刷,现墩残高约3米。
厚镇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小李庄村,是一处汉、南北朝时期的聚落遗址,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高出四周地表3-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散布汉代泥质红、灰陶罐、壶、瓦当以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盘口壶、罐等瓷片。现该遗址位于人群密集处,遗址上大部为民居,与黑鸦墩墓相距不过1公里,呈典型的苏北乡村风貌。
王圩汉墓,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王圩村(现为杨兴村)四组,遗址面积大约为1000平方米,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封土残高2米,底径20米,四周为农田。采集有花纹砖,泥质灰陶罐、盘等残片。东距庙茅路约400米,徐增力家西约300米,遗址上有现代坟墓多座,现上为农田,种植庄稼和树木。由于村民耕种、雨水冲刷等原因对遗址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现残高约1.3米,地径约40米。
黄善宅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黄善宅村五组(村民张英才家屋后),南距西潼路约80米,是一条南北向的高岭地带。原遗址高出地面3-4米,由于村民耕种、取土,现存高约1.5米。西面村庄,北面一片松树林,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堆积不明显,遗物稀少,有夹砂红陶鼎足,泥质红陶平底钵及石斧残片等。属青莲岗文化遗存。
平墩遗址,汉代,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平墩村西南。该遗址地势平坦,残高1.5,东南为友谊河,现在为农田,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左右,地表采集有云纹瓦当,板瓦残片,泥质红、灰陶器残片,可变器形有罐、壶、瓿、盆等。村民长期农业生产,取土建房,雨水侵蚀等原因使该墩逐渐削平。
茆圩墓地,汉代,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乡茆圩村境内。附近村民在茆圩乡茆圩村进行农业生产时发现该墓葬。该墓为石室墓,石棺当时被村民掀掉棺盖,墓葬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文物部门对其墓进行了清理,出土器物有灰陶罐,红陶器等。该地是否为古墓群,未做进一步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