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镇位于锡山区东南部,由甘露、荡口两片区组成,为市“6+1”城镇组团之一,东与苏州相城区接壤,北与常熟市交界。全镇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城镇组团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732亩,下辖3个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3万人。
鹅湖镇素有“江南水镇、文化古镇、工业重镇”之美誉。
江南水镇:鹅湖曾经是历史上重要的水码头,境内河网密布,拥有水域面积2万亩,占总面积的25%,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也是江南地区生态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镇区东侧具有8000亩水面的鹅湖,水质清澈,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穿境而过的望虞河兼有航运、防洪、引水等多项功能。鹅湖镇水产业发达,为“水产之乡”,全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2万余亩,培育了江苏省名牌农产品、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甘露”牌青鱼、中华鳖,江苏省名牌农产品——“青荡”牌鲢鱼。全年青鱼产量80余万公斤,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文化古镇:鹅湖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名人志士辈出,现今仍留存有不少名人故居和古建筑群,是锡山区惟一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镇北的甘露古名“月溪”,置市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有“金甘露”之美誉;镇中的荡口古名“丁村”,形成于晋代,有“小苏州”之美誉。镇内江南古刹甘露寺,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是锡东地区重要的佛事活动中心;北仓河两侧近4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江南第一义庄、华氏始迁祖祠、三公祠、植福寺古戏楼、华蘅芳故居、蔡鸿生洋房等古迹,展现了鹅湖镇特有的“古镇”风貌,是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鹅湖镇名人众多。华氏家族在无锡曾是望族之最,据县志记载,单明清两代,无锡华氏就出了进士37人。明代首创铜活字印刷的华燧,近代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清末民族音乐演奏家华秋苹,首创乱针绣法的民间刺绣艺术家华图珊,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当代历史学家钱穆、物理学家钱伟长、音乐家王莘等专家、学者都出生于此地或在本地完成启蒙教育。
工业重镇:鹅湖镇产业特色明显,是享誉全国的“彩印之乡”,拥有各类彩印包装企业20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20亿元,是锡山较早成规模的产业聚集带之一。.
钱穆,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县,1901年入私塾。至1910年的10年私塾古文教育,使少年钱穆大量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文献典籍。1912年至1922年,先后被三兼小
钱伟长(1912—2010):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
华察(1497~1574),因其做过翰林院修撰,古代称翰林院编史官为“太史”,“史”与“师”谐音,小说《三笑因缘》和民间称其为“华太师”。他是荡口华氏始祖贞固第七代孙,号鸿山,字子潜。华察自小聪明,性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无锡荡口镇人。清末数学家。自幼爱好数学,偶得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撰写的《算法统宗》,熟读钻研,掌握基本原理。17岁时学习《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
华燧(1439-1513),字文辉,号会通。明江苏无锡人。明藏书家、刻书家、道家。铜活字印刷家。少时即涉猎经史,后遂精校雠学,书中每有异同,则为辨正。遇老儒学者,即持书请教。家有田产千顷,称江南富庶人
华世芳(1854—1905),字若溪,号蒦斋,清末数学家,与兄华蘅芳同以数学名。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年轻时即喜读家中收藏的大量数学书籍。25岁时为华蘅芳与博兰雅合译的《代数难题解》作校核。光绪十年撰
王莘(1918年10月—2007年10月15日)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荡口镇人。天津市音协名誉主席、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1936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天津音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