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平望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中心,东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南距嘉兴30公里,北距苏州35公里。 318国道、227省道、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在镇区汇合贯通,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既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3.5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
近几年来,平望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8亿元,完成民资工作量17.2亿元,完成注册外资56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00万美元。其中,作为全镇经济主要支柱的工业经济,以年平均47.6%的速度持续增长,并已形成以纺织、轻工、体育用品、地毯为主导,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玻璃钢制品、压力熔器为辅助的完整行业体系。全镇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产高产,有效地巩固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在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苏州-花卉市场、吴江粮食批发市场和副食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交易红火,莺湖商贸旅游区已经初步形成。以旅游带动商贸,商贸促进旅游的互动优势也正不断显现。
平望历史悠久,记载始于西汉(公元前6—公元前3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式建镇,至今已有638年。相传古时此地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湖光水色,一望皆平,因此得名平望。如今的平望,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资源优势丰富盈实,经济基础雄厚扎实,决策人开明务实,招商政策优惠宽松。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平望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以满腔热诚,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创业、开展贸易,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丁香萝卜亦称胡萝卜,来自西域,故有一个胡字,比如像胡椒、胡桃、胡琴之类。丁香萝卜原产地在亚洲西南部,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本草纲目》有记载,元时始自西域入,气味与萝卜相似,所以称胡萝卜。丁香萝卜
自古僧人嗜茶,而俗人也是,僧俗两界,喜好不同,却也有相通之处。禅茶用于供佛、待客或是自饮、结缘,熏豆茶也是用来待客、自饮或是结缘。 禅茶讲究个清净心,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
糯米是江南的特产,江南百姓人家用糯米做成的茶食糕点品种颇多。江浙两省交界的七都一带,历来有吃甜茶的习俗,当地人重情,招待来客喜欢叫人甜一甜,图个好口彩。用糯米饭糍干撒上白糖泡的茶就是最为寻常见的甜茶,
地濒太湖的七都盛产鳗鲡,其野生者被称为太湖人参。 鳗鲡,身体细长如蛇,最长者可达1米有余,前端圆柱形,自1后渐侧扁,尾部细小,背部呈灰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或浅黄色。 鳗鲡原产于海中,溯游到淡水里长大,后
七都盛产鲃鱼。鲃鱼体侧扁或略呈圆筒形,体长三寸左右,小口大腹,细鳞、花背、白肚,肚皮上有小刺,身体涨大如球。 鲃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还具壮阳、和胃、温中补益之食疗功效,且肉质细嫩洁白
东太湖地区有一种鱼,只生米爿,扁塌塌,形象活象粽箬(裹粽子用的箬叶),大家叫它“箬塌鱼”。这鱼为啥生得这样怪呢?其中有段孝子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东太湖边有线两个,娘种菜,儿樵柴,相依为命,苦度光阴
梅鲚鱼,因为尾叉部分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白鱼齐称太湖四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七都地处太湖之滨,盛产此鱼。 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