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山又名丹山,相传春秋时期老子在此山炼丹而得名。北部是滩途小岛,地形平坦,南部是低山丘陵。早在唐宋元明,由于地处南北交通水路要道,老子山就是个商业兴盛、文化发达、南北客商云集的繁华集镇。这里先后发现过汉墓葬、东晋墓砖以及六朝时期墓葬,此外还有北宋莲瓣纹瓦当、高浮雕虎、狮首纹瓦当等珍贵文物。老子山景区有水母井、下龟山等名胜古迹10余处,神话传说让这些古迹更显神奇。老子山的渔民风筝艺术节、渔民文化节、四月初八庙会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渔民水上运动会在苏北地区堪称一绝。交通老子山三面被洪泽湖包围,另一面与盱眙接壤,是洪泽县的一块“飞地”,从盱眙县城坐班车到老子山更方便。江苏淮安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位于老子山镇刘咀村,靠近洪泽湖西岸,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为主。1944年1月23日,洪泽县总队二连袭击盱眙船塘,缴获伪长淮大队的钢板划子20余只。但在返航途中却遭到日军汽艇追击,由于事起仓促,又装备落后,洪泽县总队二连损失惨重,已到手的钢板划子全部落入敌手,几十名战士在洪泽湖与敌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只有四名战士在附近渔民的帮助下成功突围,其他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政府、群众,把几十名烈士安葬在刘咀村,并在每个烈士的坟前插上木碑,写上烈士姓名。解放后,大部分烈士灵柩都被其亲属迁回老家安葬,这些烈士基本都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由于地处偏远,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原来的木碑已经腐烂,烈士的姓名已无从考证,不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茶庵居委全南山头,西邻洪泽湖。该陵园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占地4亩,安葬12位本地籍烈士,并建有围墙、纪念墙和纪念碑。2010年2月,老子山镇党委、政府响应上级号召,实施“慰烈工程”,投资10万元,维修、扩建了烈士陵园,将散葬的烈士迁到陵园内,修建了水泥前广场和彩砖后广场。2013年底,镇政府投入30万元修建围墙和长廊,迁移非烈士墓。陵园中间有一条水泥路,路北中部建有一座面东背西的纪念碑,碑座高1.7米,分四级,碑身宽1.7米,厚0.4米,高5米,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东面建有一面纪念墙,墙高3米,长4米,厚0.3米,纪念墙朝东的正面用正楷、背面用仿毛体书写毛主席的题词:成千上万
安淮禅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老子山居委会,类别为古建筑。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龟山石工墙“连升三级”碑刻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老子山船坞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老子山居委会,类别为古遗址。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龟山汉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类别为古墓葬。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老子山犹龙书院碑犹龙书院碑由1978年在老子山供销社建房时出土,碑材青石,字体隶书。碑高2米,厚0.3米,碑文19行,满行42字,内容记述清代筹建犹龙书院等事宜。镌刻:袁江、刘振鹏;时间:民国。碑现存老子山中心小学院内,保存完好。